關注政策: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告》,旨在進一步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科技創新。此項新政一經發布旋即在紡織業界引起廣泛關注和積極反響。
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著力推動企業以創新引領發展”。此次新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告》使這項優惠政策及時落地,讓享受這一優惠政策的市場主體不斷擴大,研發費用范圍不斷擴大,扣除比例不斷提高,申報審核程序不斷簡化,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更多資本流入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領域,促進產業升級。
針對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公告明確,制造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公告中所稱制造業企業,是指以制造業業務為主營業務,享受優惠當年主營業務收入占收入總額的比例達到50%以上的企業。
近年來,紡織業在加大技術進步方面成果顯著。紡織科技創新已經從“跟跑”進入“跟跑、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政府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持續加大,有效激發了紡織企業研發投入的力度和創新活力。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方勇表示,用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著力推動企業以創新引領發展,這些積極的政策,都將對提升中小微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產生更大的推動作用。加計抵扣力度的不斷加大,說明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相關部門,對企業創新的高度重視,也說明企業創新工作的高度重要性。這項新政的出臺,對企業來說既是一項支持,也是一個啟示。因而,要把企業創新實實在在地放在工作首位,切實抓好,抓出成效。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陽光集團黨委書記陳麗芬表示,國家加大對制造業在研發上的扶持力度,讓陽光對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信心滿滿。她指出,要讓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獲得認可并不斷提升新競爭優勢,就要持之以恒地進行創新研發,不斷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去年年底,江蘇陽光集團的“智能紡織車間”和“服裝智能車間”,雙雙入選2020年江蘇省示范智能車間名錄,兩年時間,斥資2億多元來打造“智能車間”,發力智能化轉型升級。“下一步陽光要加快進度、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陳麗芬說。
全國人大代表、新鄉白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邵長金對此項新政的出臺非常關注。他說,今年兩會期間,在聽到《政府工作報告》中要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時就十分振奮。這是國家對實體經濟的有力支持,讓傳統制造業享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更有底氣地以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邵長金介紹,白鷺集團始終重視自主技術研發,即使在受疫情影響很大的2020年,企業研發費用也達到了9600余萬元。研發費用的持續投入,為抗菌、驅螨和蒿潔絲等滿足人們健康需求的新型功能纖維相繼問世,提供了資金保障,為抗擊疫情做出了貢獻。白鷺集團敢于逆勢加大研發投入,也得益于背后有稅惠政策的“撐腰”。今年最新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后,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使白鷺集團新產品研發提速,加快轉型升級。
今年年初,集團成立了白鷺新材料研究院,并對外公布了白鷺“碳中和”愿景。未來,將在綠色化、循環化等領域研發新纖維、新材料,從纖維層面實現產業用紡織品的功能化和高端化。新政策讓白鷺人更加堅定了繼續“加碼”研發投入的信心,有效激發了企業的創新動能。同時,集團加大對研發費用的投入,也為企業科技人員注入了“強心劑”,激發了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有利于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企業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
江蘇省常州市紡織工程學會會長、常州旭榮針織印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國成談到,此項新政的出臺進一步彰顯了國家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鼓勵技術創新、科技創新的力度和決心。通過稅收政策減負,政府讓利反哺企業的新舉措,積極引導企業增加研發費用投入,強化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企業在不斷創新產品和更新技術的過程中,保持良性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產品和技術的不可替代性。
張國成提到,旭榮目前正致力于運動面料產品智能化提升,特別是功能性新產品——環保尼龍面料的研發,稅收政策的不斷調整優化可以削減研發成本壓力,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成效。張國成認為,相較于高科技企業來說,紡織等制造業在研發費用方面投入相對較低。這項政策的關鍵作用在于引導性和方向性,實現了從普惠性扣除向專項扣除方面的傾斜。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出臺此項新政的時機很好,有利于帶動企業將轉型升級的重點轉移到產品和技術創新中。
河北寧紡集團總經理徐建林談到,如果說普遍降低稅率是給制造業企業增加利潤,那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則是引導制造業企業“加碼”研發投入,實現轉型升級。這項新政實施后,寧紡集團每年可享受近千萬元的稅收優惠,這是對企業科技研發工作的有力支持。今年,寧紡集團將乘這項好政策的東風,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推動成立河北省應急防護紡織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河北省綠色紡織技術創新中心,在環保漿料應用開發、活性染色皂洗技術、高濃有機磷廢水處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完成專利成果10項以上,申報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3項以上,進一步以科技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
江蘇浩業纖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耀芹提到,現在企業間的競爭,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簡單的價格和質量的競爭,而是包含了深刻的產品和技術創新競爭。這些年來浩業一直堅持科技研發費用投入。目前浩業正在大力開發功能性紗線,比如防水、防油、防污的三防全毛;并還專注于導電功能紗、艾草紗和發熱功能紗的研發。許耀芹介紹,浩業正在研發當中的三防全毛是一種創新型纖維。這種三防全毛的研發對改善工業生產品質,提升人們生活質量將發揮很好的作用。
她講道,此次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到100%,減少了企業所得稅稅基,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并引導企業在政策支持下加大研發力度,通過創新來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增強企業內生動力和發展后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