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經濟研究:導讀紡織行業宏觀經濟環境
2021年以來,全球經濟在各國疫情周期錯位、供需錯位復雜背景下逐步復蘇,呈現出“一季度開局疲軟、二季度強勁復蘇、三季度沖高回落”的波動特點,進入四季度,經濟“滯漲”風險增加,需求端的疲弱態勢仍然明顯。11月,J.P. Morgan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4.2,延續了自3月以來的震蕩下行走勢,其中新訂單指數和產出指數分別為53.3和52.6,較5月高點分別回落4和3個百分點。11月,OECD領先指數為100.7,但消費者信心指數僅為99.3,自8月以來持續處于收縮區間。受汽車、半導體等關鍵行業生產供應中斷拖累,四季度全球商品貿易明顯放緩,WTO貨物貿易晴雨表指數由三季度110.4的高位大幅下調10.9個百分點至99.5,低于趨勢水平。大宗商品價格仍位于上漲區間,11月IMF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達183.8,較2020年末提高58.4個點,達到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圖1:全球供給端和需求端主要宏觀指標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IHS Markit,WTO,OECD
我國宏觀經濟保持恢復態勢,但在國內外需求放緩、生產成本抬升、局部疫情等因素影響下,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國家統計局及海關數據顯示,1~11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不含農戶)同比分別增長13.7%、31.1%和5.2%,增速較前三季度分別放緩2.7、1.9和2.1個百分點。其中,在消費領域,線上消費保持較快增長,“雙十一”購物節“極簡包裝”等綠色低碳消費趨勢逐漸顯現,商品零售中的基本生活和部分升級類商品消費增速有所加快;在投資領域,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高,制造業投資増勢較好,技改投資占制造業投資比重有所提高。1~10月,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0.9%和42.2%,增速較前三季度分別放緩0.9和2.5個百分點。在國家加強能源供應保障、穩定市場價格等政策措施支撐下,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回歸擴張區間,1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較10月回升0.9個百分點。
圖2:我國“三駕馬車”指標累計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海關
紡織行業穩定復蘇,除投資外,其余主要經濟運行指標規模均較疫情前增長,內銷在“雙十一”促銷前移等利好因素支撐下穩步回暖,出口規模創造歷史同期新高。但是行業全年運行“前高后低”的走勢不會逆轉,產品價格向終端傳導不暢、綜合制造成本上漲等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有序用電常態化對行業供給造成的影響仍然存在。近期,受新冠病毒再次變異、銷售淡季到來等因素影響,市場行情開始走弱,棉花、滌綸、紗線、坯布價格全線走低,產成品庫存有所上升。年底前,紡織企業降價去庫存、回籠資金成為主流趨向,進一步加劇了價格下行趨勢。企業對后市預期普遍持謹慎態度,市場弱勢行情或將延續至2022年春季銷售旺季到來之前。
(中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 牛爽欣 張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