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協會:全國棉花平均單產趨勢為增產年
中國棉花協會發布全國棉花生產氣象月報(2022年8月),根據對13個產棉省(區)201個產棉縣61個氣象站的調查,棉花播種至8月末,全國棉區綜合氣候適宜指數為適宜,與2021年相比,全國棉花平均單產趨勢為增產年。
月報稱,至8月末,新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棉區大部棉花處于裂鈴吐絮期。月內,全國棉區平均氣溫為28.0℃,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均偏高1.6℃;平均日照時數為217.7小時,比上年同期偏多29.4小時,比常年同期偏少3.4小時;平均降水量為68.1毫米,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少54.6毫米和36.4毫米。月內,新疆棉區上旬高溫和中下旬低溫多雨對棉花花鈴生長和裂鈴吐絮造成一定不利影響;黃河流域棉區大部時段氣象條件適宜,利于棉花開花結鈴,但河北和山東部分棉區強降水導致棉花落花落鈴增多;長江流域棉區高溫干旱疊加,不利灌溉條件偏差地區棉花產量提高。棉花播種至8月末,全國棉區綜合氣候適宜指數為適宜,與2021年相比,全國棉花平均單產趨勢為增產年。
棉花生長發育進程方面,至8月末,新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棉花大部處于裂鈴吐絮期;大部產區棉花發育期接近常年同期或偏早4—14天,長勢總體較好。
氣候方面,新疆棉區上旬高溫和中下旬低溫多雨對棉花花鈴生長和裂鈴吐絮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西北內陸棉區月平均氣溫為24.8℃,與上年同期持平,比常年同期偏高0.3℃;月日照時數為219.8小時,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少60.2小時和73.2小時;月降水量為20.9毫米,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多13.6毫米和10.3毫米。8月上旬天山北坡、南疆盆地中東部、東疆等地的部分棉區發生了階段性高溫天氣,對棉花花鈴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同時持續高溫造成病蟲害發展蔓延,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蟲害略重于去年(主要是棉鈴蟲害重于去年),病害輕于去年。8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北疆棉區的低溫及南疆偏西地區的多降水天氣對棉鈴生長及裂鈴吐絮有不利影響,多降水天氣導致部分郁閉棉田棉鈴霉爛、脫落。
西北內陸棉區棉花播種至8月末,綜合氣候適宜指數為適宜,與2021年相比,西北內陸區棉花平均單產趨勢為平產年。
黃河流域棉區大部時段氣象條件適宜,利于棉花開花結鈴,但河北和山東部分棉區強降水導致棉花落花落鈴增多。
黃河流域棉區月平均氣溫為27.0℃,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高1.3℃和1.1℃;月日照時數為179.9小時,比上年同期偏多1.8小時,比常年同期偏少15.2小時;月降水量為131毫米,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少18.5毫米和0.8毫米。黃河流域棉區大部光熱適宜,土壤墑情良好,利于棉花開花結鈴;但河北、山東等地月內出現較強降水過程,導致部分棉株花鈴脫落。
河北棉區月內大部時段氣象條件適宜棉花生長,但8月1—7日氣溫持續偏高,棉區最高氣溫達35℃—38℃,對處于花鈴期的棉花不利,高溫也導致棉花呼吸作用加劇,光合作用削弱,花粉活力降低;12—15日邯鄲大部、邢臺西南部出現3—4天的寡照天氣,對棉花開花結鈴略有影響;另外,7—9日、18—19日、21—22日部分地區出現強降水過程,其中,滄州中南部、衡水北部部分地區、邢臺大部過程降水量達100毫米以上,導致部分棉株花鈴脫落。中旬末棉區實地調查結果表明,棉區大部病蟲害影響輕于去年同期。
山東棉區大部月內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光照充足,氣象條件總體有利于棉花生長,其中,進入8月份,魯南地區降水明顯偏少,加之氣溫偏高,8月中旬后期部分田塊出現輕旱;28—30日出現全省性降水過程,中南部降水量普遍在30毫米以上,部分地區在50毫米以上,魯南地區旱情解除,大部棉區農田墑情適宜,利于棉花花鈴生長,但部分地區由于雨量偏大,導致棉田過濕,對棉花裂鈴吐絮產生一定影響。
黃河流域棉區棉花播種至8月末,綜合氣候適宜指數為適宜,與2021年相比,黃河流域區棉花平均單產趨勢為平產年。
長江流域棉區高溫干旱疊加,不利灌溉條件偏差地區棉花產量提高。
長江流域棉區月平均氣溫為30.8℃,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高3.0℃和2.8℃;月日照時數為250.9小時,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多110.7小時和51.2小時;月降水量為39.8毫米,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少130.4毫米和98.3毫米。長江流域棉區大部高溫干旱疊加,灌溉條件偏差棉區落鈴增加,不利產量提高。
湖北棉區月內氣溫異常偏高、降水明顯偏少、日照偏多,棉花生育進程加快,充足的熱量條件有利于棉花裂鈴吐絮,灌溉水源充足的地段,伏桃數量多于常年,但歷史罕見的持續性晴熱高溫少雨天氣導致土壤失墑較快,氣象干旱發展,灌溉條件較差棉田出現葉片干枯,花鈴脫落的現象,部分田塊有棉鈴蟲為害。
長江流域棉區棉花播種至8月末,綜合氣候適宜指數為較適宜,與2021年相比,長江流域區棉花平均單產趨勢為平產年。
中國棉花協會預計,9月新疆和黃河流域棉區大部降水接近常年,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新疆北部初霜期在9月中下旬,比常年偏晚,氣象條件對大部棉花吐絮及采摘基本有利;長江流域棉區大部溫高雨少,有利于棉花裂鈴吐絮和采收,但對無灌溉條件地區棉花后期生長不利。
中國棉花協會建議,各棉區應抓好棉田后期管理,適時整枝去老葉、拔除空株,保證棉田的通風透光,并及時采摘已吐絮的棉花,摘除霉桃、爛桃,提高棉花質量;長江流域對脫肥早衰的田塊,可補施花鈴肥,或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以利于養根護葉,延長根、葉功能,防早衰。另外,各棉區還應做好枯黃萎病、盲蝽象、棉鈴蟲、煙粉虱等病蟲害的防治,為多結秋桃、成大桃、增鈴重、暢吐絮營造有利的條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