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少數民族女性夢想,博柏利手藝設計師培訓公益項目走進羌族
4月11日—4月15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博柏利集團支持的“手藝設計師”培訓公益項目第八期——走進羌族,在四川省綿陽市“中國羌繡之鄉”——北川羌族自治縣舉辦。
本期培訓由中國紡聯非遺辦、北川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協辦,阿壩州婦女聯合會參與舉辦。
開班儀式在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館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中國非遺十大人物、中國紡聯非遺辦首席專家孫淮濱,中國紡聯非遺辦副主任陸茵、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國際合作辦主任張蕾,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常委、副縣長徐明,北川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熊英等領導嘉賓以及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金頂獎設計師、項目公益大使劉薇,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薇等師資和二十位羌族參培學員共同出席開班儀式,并在開班儀式后前往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參觀交流,共同開啟促進傳統手工藝升級、推動新時代女性創新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和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的北川新篇章。
羌族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他們依山而居常年和云霧相伴,出門仿若腳踩祥云,由此享有“云朵上的民族”之美譽。古羌族人將自然萬物與內心的美好愿望繡制于衣物、飾品之上,具有鮮明、濃郁民族風情的羌繡,成為藝術與文化相融的獨特文化符號、羌族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2008年,羌族刺繡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本期學員主要來自阿壩州茂縣、汶川縣、安縣、平武縣及綿陽市北川縣等地。她們之中既有羌繡傳承人、繡娘、愛好者,也有一直從事羌繡產品設計、開發、制作的公司職員和產業帶頭人。越來越多年輕學員的出現是本次公益項目的一抹亮色。
第八期“博柏利手藝設計師培訓”師資實力雄厚,培訓內容不斷優化升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中國非遺十大人物、中國紡聯非遺辦首席專家孫淮濱,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金頂獎設計師、項目公益大使劉薇,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薇,羌族文化研究專家李云川,中國紡織非遺新青年、高級產品設計師劉艷,分別針對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與發展趨勢、羌族文化的深度解析、當代審美認知與設計理念概述、中國傳統刺繡的傳承與創新、生活美學與文創設計、配色理論基礎與演練、產品創意演練與實操等內容進行專業授課及互動交流。培訓通過與學員分享紡織非遺價值精髓、行業優質信息、前沿設計理念,助力學員升級知識儲備,構建設計全局觀,讓學員們學習像國際設計大師一樣思考模式。
針對學員作品的《產品設計問診》和創意實踐點評,是第八期培訓的新增亮點課程。新課程重點校準學員設計理念上的偏差,規范和優化學員的設計流程,精準助力學員提升設計能力。在問診過程中,北川羌族學員陳昌敏設計的羌繡首飾盒引起了培訓講師劉艷的特別關注。在了解陳昌敏的設計創新想法后,劉艷老師決定為自己的獨立品牌定制陳昌敏學員改進設計后的羌繡首飾盒100份,雙方在結業儀式上簽訂了產品訂單采購協議。此舉對學員的設計成果給予了肯定,也是一種勉勵和鼓舞。希望本期學員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賦予羌繡產品更高的價值,帶來更多訂單和收入。
經過5天的培訓交流,第八期學員們從設計理念、設計表達到精神面貌得到全面進階。在結業儀式上,勤勞、聰慧卻不善言辭的繡娘們挑戰自我,逐一站上講臺分享各自培訓成果羌繡作品的創新理念和設計故事。有的學員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做設計,用上了剛剛學到的色彩搭配知識;有的學員則表示這次學到的新設計理念是,“簡單也是一種美”。羌繡州級傳承人、阿壩州羌族學員代表祁安春表示,“這次培訓,開拓了我的眼界和設計思路。我想嘗試用課上學到的設計知識,把現代元素和古老的民族文化融合起來,設計出實用的新產品。非常希望羌繡文化和高端羌繡產品可以傳播到世界各地,這樣我就能帶領更多的羌族繡娘手藝人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幫更多人過上幸福的生活?!?/p>
博柏利中國企業責任高級經理王嬋媛在結業儀式上講到:博柏利 (Burberry)自1994年進入中國,至今深耕中國市場30年。除了服務好中國市場消費者,更希望能夠在中國延續品牌熱心公益的傳統。該項目是博柏利在中國首次嘗試的大型公益項目,希望本項目能夠真正幫助到擁有優秀傳統技藝的女性,助力非遺文化傳承,推動中國鄉村振興。
“博柏利手藝設計師培訓”公益項目于2022年1月正式啟動,在過去兩年內已經走進苗族、畬族、瑤族、彝族、黎族、土族、蒙古族、羌族等8個少數民族地區。項目下一步將走進壯族、傣族,并計劃于2024年收官。
10次公益培訓逐步幫助學員們探索傳統手工藝轉化之路,激活、提升各族學員的創新力。各站培訓結束后,學員們將帶著煥新的設計創造力和創新夢想回歸故里,為文化的傳承創新和家庭生活的幸福貢獻自己的新能力。
?。▉碓矗褐袊徔椃沁z)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