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棉花棉紗供給階段性充裕景氣度有所回升
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良好: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3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50.8%,在時隔6個月后重返擴張區間,顯示我國制造業景氣度有所回升。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6299億元,同比增長5.3%,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疊加中國人民銀行表示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降空間,釋放出貨幣政策可能進一步寬松的信號,企業對未來市場的信心得到提振。然而需求不足仍是紡織服裝市場的主要問題,1-3月我國規模以上企業紡織服裝、服飾業增加值增速為-0.5%,大幅低于全國6.1%的工業增加值增速。

國內棉花棉紗供給階段性充裕:
2023/24年度國內棉花供給充足,進口棉花、棉紗持續增加,截至3月我國棉花進口量215萬噸,同比增加128萬噸;棉紗進口量108萬噸,同比增加48萬噸。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對60家大中型棉花加工企業的調查,截至4月18日,全國累計銷售率64.3%,測算累計銷售皮棉379.4萬噸,同比減少140.5萬噸,較過去四年均值減少54.3萬噸。根據近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調整優化自治區棉花及紡織服裝產業政策措施的通知,9月1日起棉花和棉紗出疆運費補貼均將下調。疊加鐵路、公路大幅下調運費影響,近期新疆棉花加工企業、貿易商及內地棉紡廠紛紛加大移庫力度,內地市場供應壓力增加。
棉紡市場產銷弱勢持穩:
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近期在山東、河北、湖北、湖南等地調研,今年棉紡市場“金三銀四”旺季不旺特征明顯。4月以來終端消費需求較3月有所好轉,但總體增量有限,在電商平臺新業態影響下,終端下單模式與往年相比以短單、小單、急單為主,長單、大單不多。企業訂單表現分化,外銷市場需求略好于內銷市場。據海關數據顯示,我國3月棉制品出口金額56.84億美元,環比增加23.86%。萊賽爾等混紡差異化品種的訂單好于純棉紗,內地紡紗競爭更加激烈,多數紡織企業生產經營利潤持續不佳。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4月紡織企業開機率78.9%,環比繼續下滑,紗、布產銷率89.7%、90.7%,環比分別下降9.9個、7.6個百分點,配棉意愿環比減少1個百分點。
棉花產需平衡上調年度進口量:
考慮到棉花進口量持續增加,本期上調2023/24年度棉花進口量30萬噸,至265萬噸;同步上調棉花期末庫存30萬噸,至625萬噸;庫存消費比上調4.85個百分點至78.13%,本年度棉花產需形勢進一步寬松。
主要結論:
預計在短期內國內外棉花消費難以出現較為明顯的回暖跡象,且當前棉花和棉紗供應較為充足,棉價保持弱勢運行概率增大。未來一個月左右時間為北半球棉花播種期,各主產國天氣變化也將是影響棉價走向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美聯儲利率調整政策以及中東地緣政治沖突的變化也將對棉價產生較大影響,均需密切關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