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成時裝和紡織品行業新寵
近日,2025年杭州市“國際無廢日”主題活動在濱江區蓮荷里商圈舉行。此次活動由杭州市生態環境局主辦,杭州市生態環境局濱江分局、杭州市生態環境宣教信息中心、杭州市全民綠色行動促進會、杭州市生態文化協會承辦。
今年“國際無廢日”的主題是“在時裝和紡織品行業實現零廢物”,旨在強調快速發展的時尚和紡織行業在應對全球廢物污染危機中的重要作用。活動緊扣主題,通過科普宣講、情景劇、作品展示、互動體驗等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無廢”理念,推動形成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助力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科技賦能與全鏈條管理 “無廢”助力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看點多多、熱鬧非凡。在“無廢”科普環節,鼎緣紡織、宏華數碼科技和玩竹博物館等單位通過展示材料設備革新、數字化轉型、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融合等方面的新實踐,揭開了科技賦能下的綠色時尚新趨勢。
科技賦能紡織正引領綠色新風尚。如鼎緣紡織引進了國外先進分揀線、開松線和氣流成網線等設備,實現廢舊衣物的高值化、清潔化、減排化再生利用。通過技術創新,廢舊紡織品得到高效處理,每利用1千克廢舊紡織品,可降低3.6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節約6000升水,實現更綠色的生產方式。此外,企業還專注于邊角料、殘次品及庫存的綜合利用,再生纖維產品通過全球回收標準(GRS)認證,“無廢”理念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增添新動能。來自浙江理工大學的竺鋁濤副教授介紹了團隊PLA(聚乳酸)生物降解環保服裝材料的創新成果,PLA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過程能減少60%溫室氣體排放,為環保服裝材料應用開辟了新方向。
數字化轉型正助力“無廢”生產。宏華數碼印花技術通過數字化生產模式,大幅減少水資源消耗和廢水排放,為可持續發展提供解決方案。與傳統印染相比,數碼印花技術節水率達85%—95%、廢水排放減少90%以上、企業廢水處理成本平均降低70%,作為紡織行業綠色制造的關鍵技術,為“無廢”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融合,正打造“無廢”典范。玩竹博物館從可持續材料應用入手,開發可降解竹編產品,引入激光切割和數控編織技術,精度提升至0.05毫米、生產效率提高30%。同時通過建立產品數據庫,優化設計與生產計劃,庫存周轉率提升35%、客戶滿意度提高20%,為“無廢城市”建設提供實踐經驗。
“無廢時裝和紡織品”倡議,如同一場綠色時尚接力,各界代表圍繞紡織印染企業、服裝設計者、生產者、消費者、回收利用等,共同勾勒出“無廢時裝和紡織品”美好新藍圖。
國際視野與榜樣引領 “無廢”理念深入人心
杭州作為中國“無廢城市”建設的先鋒,正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活動中,來自“Hi China”宣講工作室的中外青年代表周末和蘇磊分享了他們觀察到的“無廢”故事,講述了杭州在制鞋、紡織等傳統行業綠色轉型升級中的成功實踐,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周末在宣講中提到,制鞋企業通過引入先進設備和環保材料,將生產邊角料回收再利用,不僅降低了成本,更減少了廢棄物產生,實現了經濟與環保效益雙贏。紡織行業也在積極探索“零廢棄”模式,將化纖廢料轉化為路基布、棉布邊角料變成清潔抹布,有效減少紡織廢料堆積。與此同時,杭州鼓勵創意環保,“無廢”實踐不僅局限于企業,大學生也積極參與其中,他們利用龍井茶渣染布料變廢為寶,獲得了省級“無廢創意大賽”金獎。這些“無廢城市”建設中的創新舉措,不僅推動了傳統行業的綠色轉型,更為全國其他城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也門在杭青年留學生蘇磊分享了自己在杭州見證的“無廢”實踐成果,對杭州綠色轉型深感欽佩。他特別提到,杭州不僅在大型賽事如亞運會期間成功踐行“無廢”理念,更將無廢、綠色生活方式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他希望將杭州的“無廢”經驗帶回也門,提升公眾環保意識、推動家鄉環保事業。
活動現場,主辦方還向熱心于環保事業的市民頒發了“無廢城市”建設公益大使聘任證書,同時聘請全國勞動模范、至今已免費義務為群眾修理自行車39年的孔勝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市環境集團清運公司班組長朱國棟,全國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數年如一日志愿巡湖與打撈垃圾的竹書鴻,全國優秀教師、從事環境教育50年的戚志堅4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代表為杭州市“無廢城市”建設公益大使。未來,他們將與相關部門一起,積極投身“無廢城市”建設的宣傳教育和公益行動,推動形成“無廢”新風尚,助力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
此外,活動現場“無廢細胞”代表春暉小學“暉寶小衛士”帶來《春暉享物:超越校園的共享夢想》“無廢”情景劇,不僅展示了校園內舊物改造、資源循環利用等“無廢”實踐,還展現了孩子們對“無廢”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對環保未來的積極展望。
互動體驗精彩多多 “無廢”生活觸手可及
“以前總覺得環保離我們很遠,但今天看到這些創意作品和實際應用,才發現原來環保可以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場的“無廢”市集吸引了許多市民游客打卡體驗。
據了解,此次市集的創意體驗區全部采用自然環保的竹材搭建,互動活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在“無廢”竹玩互動區,工作人員鼓勵市民分享自己的“無廢”小妙招;在喬司職高“衣”舊愛你改造區,市民用舊衣制作小玩偶,在發揮創意的同時,感受“無廢”理念的魅力和實用性,“沒想到舊衣服還能變成這么可愛的小玩偶,不僅減少了浪費,還賦予了它們新生命。”市民李女士感慨道。
活動現場,商圈商戶也積極行動起來,推動“無廢”理念落地。星巴克等商家分享了自身在污染物處理方面的創新做法,通過引入環保包裝材料和鼓勵顧客自帶杯子,減少了塑料垃圾和一次性用品的產生;眾多餐飲商戶共同推廣“光盤行動”,倡導顧客按需點餐,減少食物浪費。
如今,在“無廢城市”建設的道路上,杭州收獲了越來越多亮眼的成績——連續9年榮獲美麗浙江考核優秀,“無廢指數”連續3年全省第一,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連續兩年提升、得分和排名均創歷史新高。
此外,聚焦源頭化減量,累計建成無廢工廠、無廢商圈等各類“無廢細胞”2900余個,其中44個入選浙江百優“無廢細胞”,吉利汽車集團入選全國“無廢企業”典型案例;聚焦資源化利用,培育再生資源回收龍頭企業28家、分揀中心47個、回收網點2767個,2024年全市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98.87%、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97.99%;聚焦無害化處置,累計建成固廢利用處置項目60余個,全市危廢填埋率連續3年低于3%,醫療廢物、生活垃圾等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
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馬利陽表示,杭州將始終錨定“全域無廢”目標,加快“全域無廢”建設、推動行業綠色發展、深化全民行動,用行動守護這片美麗的土地,讓綠色成為杭州最動人的底色。
(來源:杭州日報 通訊員 陳愛民 張瑞萍 記者 俞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