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牽手國際一線品牌,課程成果發布!
魔都上海,設計之都。即使在國際一線品牌的展陳中,也有作為最年輕設計師的大學生作品。“我把博柏利(BURBERRY)的經典格紋大衣元素與水手制服結構結合起來,”來自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的學生劉秋可說,眼前這件混搭風格的大衣,是她歷經一兩個月,從面料選擇到打版剪裁,一針一線、手工縫制而成的。
在“2024東華大學-博柏利產教融合設計創新成果展”上,劉秋可的這件獲獎新裝粉墨登場。她說,“設計是一種表達、一種對話,而服裝也能成為一種語言。”
何為時尚?日本哲學家鷲田清一在《古怪的身體》一書中寫道,“時尚始于人們對于制服的反抗。”這句話給了劉秋可靈感,這位來自服裝創意設計專業的學子,嘗試對制服與時尚進行探索與解構:格子紋大衣的主體,加之水手服典型的后領,并將代表叛逆與個性的“朋克”加入,在衣袖部位、口袋部位等處,設計了皮質的包邊和束帶等。
在劉秋可看來,這些看似矛盾的美學概念被融為一體,試圖在傳統與現代、規則與自由之間找到一種平衡,觸及“延續經典、推陳出新”的項目內核。東華大學-博柏利(BURBERRY)產教融合項目課程以“雋永設計(Design for Longevity)”為主題,“可持續”“環境友好”“循環”“環保”等都是其中的關鍵詞。“從男裝定制、時尚攝影到服裝配飾設計等植入式課程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全方位的學習與實踐機會,以及創作空間。”她說。
作品“UBUNTU”在空間設計中大量采用模塊化家具,使其具有極強的靈活性,根據需求改變空間形態成為了可能,并融合文化元素,使空間具有視覺吸引力的同時,創造出一種情感上的連接。“作為未來的設計師,我們要努力創造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持久的美好體驗,這次有機會在真實的品牌環境中進行學習和實踐,這段經歷將成為我們學習生涯中寶貴的財富,激勵我在未來的設計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創新。”參與本次項目的學生牟潤晗表示。
東華大學-博柏利產教融合項目設置跨專業交叉合作課程,聯動多門專業課,組建專業導師團隊,通過時尚品牌實戰項目與課程教學的合作,制定項目植入式課程教學。學生們以當代年輕人對可持續時尚的理解,嘗試通過材料選擇、工藝應用、細節設計、耗材減少、循環思考等多種手段,創造出可以經受時間考驗的時尚產品與多變創意的空間造型。據了解,項目成果展即日起至8月底,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上海國際時尚科創中心2號樓二樓持續展出。
(來源:上海國際時尚科創中心 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 上觀新聞 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