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紡織:用新技術變革傳統車間
“85后”程序員陳卓興原本在大城市創業,專注網頁游戲開發。四年前他回到家鄉浙江紹興,轉身投入柯橋紡織印染行業,用新技術變革傳統車間。
“我們對設備參數、面料顏色、能源用量、訂單結構等上億個數據進行了排查采集和分析編程。經過數字化變革,工廠產能提高了8%、污水排放量減少了7%、產品一次成功率提高了10%。”陳卓興近日受訪時分享了工廠轉型成效。
陳卓興所在的柯橋區是全國綜合實力“十強區”,也是一座“托在布上的城市”。柯橋擁有年成交額超3600億元的全球最大紡織品集散中心——中國輕紡城,紡織業是其支柱產業。
然而,紡織離不開印染,印染屬于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行業。面對高質量發展要求,包括陳卓興在內的一批新興力量,正推動產業擁抱新質生產力。
伴隨著一根根紗線流動、一臺臺印染機運轉、一個個數據跳動,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正為染廠注入新生機。眼下,陳卓興還有更多新探索,“綠色低碳是紡織行業的大趨勢,我希望面料生產過程更加精準化、可視化,比如染一缸布用多少水、電、天然氣等能耗,都能瞬間讀取出來。”
在柯橋,除了培育現代紡織業、建筑業,泛半導體、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新興產業也加速集聚。而人才,始終是創新創業、產業升級、城市發展所需。
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會”的主題聚焦人才,對加強“三支隊伍”建設進行系統部署,“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翻開嶄新一頁。
“柯橋作為‘科創中國’浙江省級試點區,始終秉持人才創新首位戰略。”紹興市柯橋區委書記陳豪表示,當地積極構建“一廊兩核三中心”創新格局,比如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入選浙江省級科技強基工程,杭州灣科創中心、紹興國際醫藥創制中心等科創平臺持續賦能成長。
為打好“科創牌”,近些年,柯橋還打造了杭紹臨空人才合作創新區、浙江紹興人才創業園兩大高能級人才平臺,建設浙江(紹興)外國高端人才創新集聚區和柯橋十大民營人才創業園,為海內外英才提供廣闊舞臺。據統計,近五年柯橋已累計兌現人才資金11.6億元。
來自阿爾及利亞的無人機設計專家阿瑪·米蘇姆,就被柯橋創新創業氛圍吸引而來。因為一個科創項目,他還獲得了一筆政策啟動資金。其受訪時直言,“柯橋距離杭州、上海很近,區位優勢是吸引我來的第一步。后來漸漸發現,柯橋城市很開放、很包容,不僅有很多國際友人在這里生活,而且政務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都讓人倍感親切。”
如今,阿瑪·米蘇姆在柯橋創業生活已有兩年時間,他還計劃讓孩子也到柯橋讀書,希望在中國開啟新生活。“我住在浙江(紹興)外國高端人才創新集聚區,這里生活配套很完善,還有一對一翻譯服務,我交到了很多朋友。”阿瑪·米蘇姆如是說。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
近日在柯橋舉行的“柯·創之城”2024柯橋區第二屆人才科創周暨中國·紹興第九屆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上,新一屆“以賽引才”的號角吹響。該大賽自2016年以來已吸引2000余個優質項目參賽,超過80個獲獎項目落地。
當地同時還拿出新策——“柯·創之城”520計劃。根據計劃,該區將在未來五年內持續投入10億元資金,引育100個高水平人才科創項目。
為持續打好人才服務“組合拳”,柯橋區還成立人才發展有限公司。其將構建“人才+項目+資本+產業+服務”發展格局,實現人才資源開發、人才基金投資、人才園區建設、人才社區運營、人才增值服務等五大功能和服務,為人才發展賦能。
(來源:中國新聞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