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協青盟企業代表與東華大學開展產學研交流活動
9月21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及中產協青盟企業代表與東華大學開展產學研交流活動。中產協副會長季建兵、副秘書長孫蓓蓓,中產協青盟理事長嚴峻,中產協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成員,中產協青盟部分企業家代表參會。東華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丁彬研究員,產學研合作處處長劉亞男教授,紡織學院副院長王先鋒研究員等校方代表參與交流。會議旨在暢通青年科學家、青年企業家之間的交流渠道,為高校和企業搭建交流、學習、合作平臺,加強“青學青思青行”青年理論學習提升。
丁彬在致辭中表示,東華大學積極推動學科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強化紡織學科從纖維技術進步到時尚創意的全產業鏈科技創新,形成了一批協同成效突出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產業用紡織品伴隨著纖維材料的創新與發展、智能紡織材料的崛起以及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展現出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拓展,產業用紡織品將繼續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劉亞男對東華大學科研工作進行了介紹。東華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辦學特色,對接國家重大需求,承接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為國家人才的自主培養和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新世紀以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31項。大批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重大建筑工程、環境保護等領域,為“天宮”“天舟”“北斗”“天通”“嫦娥”做出貢獻。
會上,青年科學家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深入淺出地闡述研究成果、應用前景。
王先鋒首先對安全防護用紡織品研究進展進行了介紹。從個體防護、裝備防護、工程防護三個視角出發介紹了安全防護用紡織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如高效低阻口罩、工業除濕材料、水泥基纖維增強混凝土材料、智能自適應溫感材料及其各自應用場景。
東華大學紡織科技創新中心研究員熊佳慶介紹了智能纖維及織物新技術。主要介紹了可穿戴設備發展趨勢以及智能紡織品市場現狀。并具體介紹了傳感電子纖維、可打印電子墨水、電子織物封裝技術、智能變形纖維材料等創新技術。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研究員侯成義介紹了“變革中的纖維”。具體介紹了變革性纖維的前沿研究,纖維電子的發展思路,纖維電子器件的多材料、多機制、多功能特性,纖維電子器件的制造與織造,以及代表案例:智能傳感與交互纖維。還介紹了纖維電子器件的瓶頸及應用推廣。
在交流環節,大家圍繞各自深耕領域,聚焦技術與人才、科研與產業化、市場與成果轉化等方面展開對話和交流,進行思想碰撞,尋找合作契機。
會前,與會代表參觀了東華大學科技館。
(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