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人才和產業實現“雙向奔赴”
近年來,藍山縣充分發揮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以及4.5萬名皮革皮具產業工人在外務工的資源優勢,加強人才的“引、育、留”工作,以產業鏈構建人才鏈,以人才鏈賦能產業鏈,讓產業與人才“雙向奔赴”。目前,藍山縣共有160多家皮具箱包企業,其生產的皮具箱包占全省16%的份額,出口占全省45%的市場份額。
聚焦產業賦能,廣拓渠道“引才”。實施重點產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計劃,積極對接高校院所、行業協會,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配套組建專家顧問團,收集企業技術需求60余項,深入100余家企業開展技術指導,邀請溫州大學、湖南省皮革行業協會等高校和行業專家人才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45項,開展成果對接16個。健全“雙招雙引”協同推進機制,依托招商引才小分隊、引才工作專班、異地商會等隊伍,健全完善“鄉賢智庫”,為本地企業開展人才尋訪、引才薦才、技術對接及項目推介等提供服務。辦好“箱包展會”高效聚才,最大化利用藍山國際皮具箱包博覽會資源借船出海,變展會為雙招雙引前沿陣地。
拓寬實踐平臺,多措并舉“育才”。根據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需求,全面深化與溫州大學、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惠州學院等高校的合作,同步做大做強本地飛翔技校,采取企業委培、校企聯培等方式,為企業量身定制培訓課程,訂單式培養實用型、操作型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已開設42個“校企合作”特色班,為園區企業培訓產業技能人才8000余人。激發企業人才活力,成立湖南省皮具箱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鞋靴先進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制鞋工”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形成完善的“產、培、評”企業人才評價體系。連續舉辦三屆“藍山杯”湖南省皮具設計師職業技能競賽,通過開展技能大比武,培養和選拔一批皮具行業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已有300余項參賽作品轉化為產業成果,創造價值近10億元。
做優服務保障,精準施策“留才”。政治上“高看一眼”,點對點聯系。把為藍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特殊貢獻、表現突出的產業人才納入縣級領導走訪慰問名單,每年組織專項走訪、慰問、座談等活動,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對符合條件的優秀企業人才,積極推薦擔任“兩代表一委員”。經濟上“扶上一把”,實打實激勵。出臺系列人才政策配套措施,縣財政每年預算1000萬元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對科技人才的生活補貼、科研支持等方面進行保障。生活上“厚愛一分”,心貼心服務。完善園區學校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立員工樓、高管樓、人才公寓等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聚焦人才生活保障、創新創業等多元需求,實時受理人才配偶隨遷、子女入學、職稱評定等“關鍵小事”,讓人才在藍工作安心、生活舒心、發展順心。
(來源:永州日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