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書法名家巡禮】吳雪:春天的力量
【編者按】“長三角書法名家巡禮”跟大家見面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2019年5月1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深入推進重點領域一體化建設,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升產業鏈水平。那么,我們的藝術、尤其是書法藝術,如何與時代共振、如何反映人民的呼聲?為了引領藝術在當代的發展、大筆書寫時代篇章,《揚子鑒藏》特開辟“長三角書法名家巡禮”專欄,首批將推出上海的書法名家,本期推出安徽省文聯主席吳雪先生。
安徽省文聯主席-書協主席吳雪先生
吳雪 安徽蒙城人。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安徽省文聯主席,安徽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安徽大學兼職教授。
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展覽并被中國美術館、中南海、人民大會堂、西安碑林等機構收藏。2008年榮寶齋出版《吳雪書法作品》集,同年9月在甘肅美術館舉辦個人書法展覽。2011年1月在滁州舉辦“吳雪書歐陽修滁州詩文作品展覽”;2011年12月在安徽省博物館舉辦《翰墨情懷——吳雪書法作品展》。2013年6月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行《春天的故事——吳雪書法作品展》。2013年6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夢——吳雪書法長卷》。作品參加中法建交50周年《2013年盧浮宮中國書畫藝術邀請展》,《中國藝術報》、《中國書法》、《書法》、《書法報》、《中國書畫報》等均有專題評介。
春天的力量
——庚子春感懷
這個春天來的讓人猝不及防。本該是萬家團圓的日子,一種新冠病毒卻悄然而至。武漢封城,湖北告急,可怕的疫情肆虐中華大地。
這是一個堅強而溫暖的春天。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是總書記向全黨全國發出的戰斗號令。一場沒有硝煙的防控阻擊戰即刻打響。鐘南山穿梭于廣漢之間,李蘭娟發出天使的呼喚,李文亮用生命書寫良知,張定宇拖著漸凍的身軀仍在拼命,彭銀華二十九歲犧牲在抗疫的最前線。四萬名白衣天使毅然逆行。一時間,大江南北,滿是平民英雄。
這是一個充滿硬核的春天。
火神山,雷神山,山山相連,筑起前沿堅實防線。飛機、高鐵、高速,三箭齊發,直指危急中的江城。解放軍沖鋒在前,三十一個省市立刻進入一級響應。武漢保衛戰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 這是一個充滿力量和希望的春天!
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在這個春天,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是大愛無疆,什么是大國風范,什么是民族的力量。偉大的民族總會從磨難中奮起,事業的航船總會在驚濤駭浪中劈波前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經歷過庚子之痛的磨礪,我們愈挫愈勇,必將在奮斗中迎來夢想的綻放!
庚子春于合肥天鵝湖畔怡心堂 吳雪
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240cm×120cm
情懷韻致兩相宜
——近讀吳雪書法
蘇士澍
王羲之、蘇東坡的書法寫得好,我們都知道。其實,他們的文章也寫得好。讀二王父子雜帖,讀《蘇軾文集》,高逸厚樸,篇篇都是絕妙好辭。中國古代文人習書,不以書家自居,亦不以書家為榮,一如左宗棠不以進士為榮。古人的趣味,向來金貴大文化人的翰墨,歷代書家都是大學問家大文章家。
林泉清致,68cm×68cm
書法講究字外功夫。所謂字外功夫,就是經史子集,就是人情練達,就是世事洞明。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何止如此,腹有詩書字也是華的。
吳雪是安徽亳州蒙城人。蒙城始建于殷商,是一代先哲莊子的故里。吳雪生在古城,好讀古文,人有古風,書有古意。吳雪說自己從小喜歡書法,初習唐楷,后研漢碑,繼而專攻行草。以碑為師,以帖為師,難得師古不泥,更難得食古而化,他的字差不多是《筆陣圖》的路數,起承轉合,提按頓挫,結字大小腴瘦很講究。
清·李方鷹·蒼松怪石圖題詩,180cm×48cm
吳雪寫字,一撇按得長,一捺一豎稍放,且微帶波折,這是筆墨中透露的一點點豪情一點點韻致,顯然得了宋明人的法度。吳雪的撇捺與長長的刻意丕顯的率意,橫劃一筆,遲澀峻疾,韜然頓收,更有法度可尋。吳雪的行書,乍一看有些像蘇子瞻,豎鈎右捺,仔細一打量,二分像伸長腿的黃山谷。
吳雪的楷書大字小字月明星稀,山靜水清,一看就知道有童子功,有情感有情懷。當下某些書法,缺的就是童子功,缺的就是情感、情懷。
吳雪書法見過不少,面目豐腴。前幾年見過他的魏碑唐楷,即有自家面目。近年公馀閑暇一心臨池,越發變了體格換了門庭,圈內友朋紛紛說吳雪書法當刮目相看。
時光如水,不舍晝夜。時間過去了,世事也隨之變易,人的書藝也漸漸進步。這次看吳雪書法新作,字字康阜,難見懈筆,練出大書家的功夫了,我算是親見輕舟過了萬重山,真是可喜可賀的事。
清·鄭燮·詠竹石,30cm×40cm
書要多看,字要多寫。磨盡三缸水,一點像羲之。這話我信。古人真勤奮,趙孟頫苦練小楷經年,運筆如飛,一天能寫上萬字。文徵明每日起床先寫千字文一遍才吃早飯,八十多歲了,還能寫蠅頭小楷,眼力沒話說的。鄧石如遺得失、忘寒暑、窮晝夜以習書。我是老派的人,傳統的人,信奉孔子說的那句話:敏而好學。敏是題外話,好學才是書家的根基書家的本色。
宋·徐璣·新涼 136cm×68cm
寫字與做人是一脈相承的。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提出,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寫字不單是提筆落筆,也是通過書寫、通過筆墨紙硯來展現自己的內心。
吳雪的作品集即將出版,書此文以示祝賀。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與吳雪共勉,與書界同仁共勉。
二〇一九年二月 北京
對聯 136cm×30cm×2
追夢,136cm×68cm
責任編輯:張行方;文章來源:揚子鑒藏
厲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