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楨:服裝制版師,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達利女裝學院老師。先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技術技能大師”、“全國十佳制版師”、“全國紡織行業技能人才培養突出貢獻獎”、“全國紡織行業職業教育先進工作者”、浙江省“金藍領”、杭州市高層次“C類”人才等多項榮譽。
先后研發西裝胸省技術、羽絨服沖絨自動計算軟件等多項專利技術,并參與建設中式服裝旗袍國家非遺資源庫,世界最大旗袍制作紀錄保持者。是服裝設計和工藝制作專業的技術創新型領軍人才。
?
曹老師是行業內知名的制版大師,通過這次與曹老師溝通交流的機會,讓我們對曹老師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1949時尚學院:您剛開始做的工作就是制版嗎?從您開始做版師到現在有多久了?
曹楨:不是的,剛開始都是從基本縫紉工學徒做起,我是在老式傳統的裁縫作坊做學徒,加上哥哥本身就是老式傳統的裁縫作坊負責人,對服裝的操作流程看的和學的自然比較多。學完家傳的技術之后,我又只身前往上海紡織工業職工大學學習服裝制版與工業化的縫制技術,而這兩者區別在于量體制衣,一對一和一對多的關系是不一樣的。
我真正開始做制版是2001年,距今已經20多年了!制版是一項技術活,雖然不是難度很高的行業,但也一定要具備三心:就是細心、用心、耐心。
1949時尚學院:您當初為什么會選擇制版這個職業?
曹楨:我進入社會的時候正值我國服裝工業化崛起的時代,我們祖輩遺留下來的技術很難滿足當前的行業需求,當時我們不僅引進了國外的設備,也引進了國外先進的人體結構框架和理論,很幸運的是,我是傳統裁縫和成衣工業化的參與者,摒棄缺點、采納優點、秉承服務行業、開拓創新的精神,我最終選擇服裝制版這個職業!
1949時尚學院:您是行業內知名的制版大師,您愿意給大家分享一下您成功的經歷以及獲得的榮譽和獎項嗎?
曹楨:您過獎了,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作者,為行業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也是自己的本分。獎勵也是檢驗自己的能力一種方式,感謝行業的認可,這些年僥幸獲取的一些榮譽。
至于成功經歷那就是反復的實踐,研究剖析人體結構與面料材質對成衣造型的影響,這是需要大量實踐反復論證;凡事喜歡問個為什么,對新的事物充滿好奇心,這就是為什么我能一步步走到現在的原因。
我認為作為一個技術工作者要承前啟后,我們現在能有很多書籍刊物可以參照,那是前人的心血和智慧結晶,我對他們非常的敬佩,在服務行業和育才施教的同時也渴望和他們一樣!
1949時尚學院:幾十年的制版生涯,您遇到遇到過的最大困難是什么?怎么去克服的?
曹楨:在制版生涯中,我覺得最大的困難還是技術層面的。就拿一件衣服舉例,每個人制版畫出來的結果形狀大小各異、五花八門,這是因為我國制版方法都是師傅口述言傳的經驗法。這種方法短期來看沒什么問題,但是到了科技突飛猛進的今天,成衣工業數字化進程勢不可擋,現行方法效率十分低下還不利于教學。
這期間也遇到了很多技術工作者方法定性、定量難統一、難達成共識的問題,這需要大量實驗得出數據后反復辯證得到。雖說制版款式風格各異形成的平面圖形也是數據構成,只有建立成體系模塊參數,比如面料厚度、彈力、垂度、工藝誤差、人體各部位的尺寸、活動量等才可能加快推進這個行業的前進。這方面需要大量實踐和理論依據,目前最好的克服方法就是帶領團隊大量實踐,為從業者以及后來者提供理論依據。
1949時尚學院:站在您的位子上看您認為怎樣才算一名合格的版師呢?
曹楨:當然是愛崗敬業,一個討厭自己的工作的人不可能成為優秀的版師也不是一個好的員工,愛崗這里不多做說明,只說說敬業吧。國內大多數的設計領導者是不具備專業制版技術的,他們在試衣過程中可能看不出這個產品穿著的問題所在,如果得過且過的話,產品流入市場很可能出大亂子,所以不要認為審核好了就下單有失誤也是領導層的事,要提出修改意見、說明緣由、并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合格的版師應該具備愛崗敬業的精神,在履行本職工作的同時也需要創新和建設,這樣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從業水平和企業的產品競爭力。
1949時尚學院:有什么工作經驗和技巧可以分享給大家?
曹楨:那我在這里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制版工作中的心得吧,比如很多棉麻、亞麻類產品成衣水洗都是有縮率的,有很多企業都會讓版師將縮率直接加進文檔里,這樣操作容易造成混亂,每次都需要根據面料改原版,不留意的話就會改動樣板。其實,只要排料的時候根據當時測試縮率加放即可。
?非常感謝曹老師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訪問,曹楨老師專業勤懇的工作態度,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對制版的熱情深深地打動了我,他用自己的行動促進行業的進步和發展,他是當之無愧的“現代工匠”和真正的“技術大師”。
厲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