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得失都是財富
新學期開始后,上海貿易專業的洪非非、王馳怡和電子商務專業的薛霽雯,她們都是大四學生。今年初,她們合資在松江大學園區開辦了一家“小阿姨牛肉面館”,才3個月,小面館便關門歇業,雖說生意未獲成功,但女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得到了學校的肯定。
偶獲“秘方” 合資開店
洪非非介紹說,她們3個好朋友同住在普陀區,當地有家面館生意火爆,她們經常光顧。一個偶然的機會,獲悉了面館的“秘方”,于是就有自己開面館的想法。說干就干,3人取出大一大二時打工攢下的錢,每人出資1.3萬元,雇了兩個廚師、兩個打雜工,就在學生生活區附近做起了面館老板。開張前,3人打扮一番,合拍了一張藝術照,掛在店門外。這一招真管用,第一個月,顧客盈門,每日的營業額可做到2000元。
每況愈下 虧本歇業
可是第二個月,生意沒那么好了。一碗牛肉面7.3元,味道雖好,但比周圍同類的便當貴了一倍,前來就餐的同學越來越少。3個女學生整天盯在店里,雖忙得不亦樂乎,卻無法使生意興隆。到了第三個月,面館生意清淡,3個女生面臨期末考試,再無時間打理面館。終于,面店關門。事后一結賬,每人凈虧3000元。
實戰鍛煉 收獲不小
生意雖說失敗,但洪非非覺得收獲不小,“我們商科類專業學生原本就是學怎樣做生意的,此次‘創業實踐’讓我們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東西。”比如,牛肉進貨,現在她懂得了,如果供貨商以次充好該怎么辦,如果出現資金周轉不暢又該如何應付。洪非非還透露了一個細節:3個女生曾做出“重大犧牲”,每天她們進店都要“試面”,3個月下來,愛美的她們每人重了5公斤。
典型案例 學校贊同
上海外貿學院黨委副書記樓巍說,作為商科大學,學校贊成3個女孩的創業之舉,“她們學到了比書本理論更為實用的知識。而且,她們又以生動的實例說明,創業并不容易,需付出很多的努力,結果卻是成功者少,失敗的多。這些體驗對于商科類學生畢業后走向社會,是筆難得的財富。”記者了解到,在這3個女孩之后,外貿學院又出現一批大學生老板,他們或開電腦公司、或搞廣告服務,在校大學生“創業熱”悄然在校園中興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