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行業頻繁"造節" 節日營銷顯疲軟
與“雙十一”各大電商平臺主打價格戰不同的是,這一次的電商平臺紛紛開始了另類營銷。淘寶不再設置折扣率、讓消費者和商家一起來商量;京東商城也拋棄了“全網最低”的“口頭禪”,轉而尋求美女送貨博眼球;蘇寧易購則打出了“公益牌”,為“雙十二”推出了持續20天的“一愛到底”活動。
經歷了“雙十一”的瘋狂洗禮后,消費透支的網友對這次的“雙十二”反應較為平淡,通宵購物的場景未再上演。
電商平臺 “不一樣的玩法”
在“雙十一”依靠銷量大出風頭的淘寶,這次采取了另一種促銷打折模式:通過買家“組團”向賣家“求優惠”。11日晚22點左右,記者打開“12·12”促銷主頁面,看到很多商品都在原價的基礎上用紅色字體標出了鮮明的“12·12心愿價”,“心愿價”是由賣家自主給出,有的在原價的5折左右,也有只便宜幾元的,在“心愿價”的基礎上,消費者可以抱團再向賣家要求更多的折扣。在這種模式下,更多的自主權被交還給賣家和消費者。
據了解,截至12月11日上午10點,“雙12”總報名商品數達到1200萬,報名賣家數超過110萬,買家求優惠數546萬次,賣家響應寶貝數393萬次。
京東商城則把“雙十二”命名為“會員關愛日”,主打“白服美”,即白菜價、服務升級、美女送快遞的策略。10日至12日,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四個地區的消費者在京東商城下單購買商品,其配送將有機會由“愛天使”完成,這些“愛天使”均為精挑細選的時尚美少女。
蘇寧易購則在促銷的同時加入了公益元素,8日至12日,推出“五天五夜為愛0元購”活動,主要操作形式就是消費者購買0元購產品,將直接返所購商品等額的全場通用券,最高300元。此外,蘇寧電器和蘇寧易購每銷售一件0元購商品就公益捐贈1元。
消費者 折扣很不“給力”
當“雙十二”0點即將到來時,李瑩(化名)的心又開始癢了,雖然在“雙十一”已經花費了兩千多元購物,但是看到淘寶頁面上雙十二的宣傳頁面上“那么溫暖那么美”、“潮女征集令”、“再冷也要玩性感”等個性標簽,李瑩忍不住點開了一個又一個鏈接。
與“雙十一”的全場5折相比,李瑩發現這次不少商家的折扣并不給力,自己之前就看中的一款“厚棉秋冬掛脖裙”原價是129元,“雙十二”的“心愿價”也僅僅113.5元,優惠幅度不過10%;此外,另一款“高領針織打底衫”,雖然標注原價110元,“心愿價”49.5元,但是李瑩查看了一下購買記錄,該款服裝在雙十二之前的促銷價也僅50.6元。
據了解,部分在“雙十二”購物的消費者,是因為“雙十一”沒買到,進行“補購”。網友“一帆109”就在微博上稱,“雙十一”沒買一件衣服,這個“雙十二”補上了。更多的消費者純粹是“習慣使然”,網友“瑞瑞雙兒媽”稱,“到處雙十二搞活動,買些什么好呢?雖然啥也不缺,但不買點啥好像虧得慌!”。
{page_break}
本土商家 銷量不及預期
對于這次“雙十二”,商家的反應也更為理性。“‘雙十二’就像是一個常規的促銷日,大部分商家參與這個活動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是進一步消化當年的一些庫存,另一方面是會拋出一部分第二年的新款,看看市場的反應。”愛尚網絡總經理趙耀稱。
趙耀負責運營的一家硫化鞋品牌專賣店參與了淘寶“雙十二”運動戶外專場15家TOP賣家的聯合促銷活動,記者在活動頁面上看到,促銷的品牌更強調主題營銷和組合營銷,比如設定兩個主題,“火山爆發所需裝備”和“暴風雨所需裝備”,在不同的主題中融入不同品牌的產品,通過產品組合來激發消費者的購物欲望。
低價仍然是不少商家的標準配置,“全場3—5折”、“1折起”的標簽依然四處可見。在趙耀的帆布鞋品牌專賣店的主頁中,除了按照色彩、款式、功能等對產品進行主題展示,如“定制草莓鞋”、“爆賣七彩虹”、“不一樣的暇步客”等,平均售價也降到5折左右。一些在“雙十一”參與促銷的品牌,在“雙十二”也延續了低價,比如,九牧王繼續推出了“雙十二”5折專區,不過促銷的產品與“雙十一”有差異,七匹狼男裝旗艦店也推出了“4折封頂”的優惠。
部分商家延續了“雙十一”的折扣力度,但是促銷效果卻大打折扣。淘鞋網CEO涂榮標在活動開始之前,仍然對淘寶這一次“不一樣的玩法”充滿了期待,活動開始后,卻發現消費者反應很冷淡,沒有出現購物高峰期,銷量也僅比平時正常銷售增加了一倍。
快遞業 “大考”過后再“練兵”
一次盛大的網絡促銷過后,物流快遞業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來消化網購快件。“雙十一”的快遞還未能完全消化,12月份接踵而來的“雙十二”又對快遞業提出了考驗,不過與“雙十一”的“大考”相比,“雙十二”更像是一場“練兵”。
“增加航空噸位、新增十幾輛備用車、快遞人員取消輪休……”泉州郵政EMS相關負責人呂先生告訴記者,對“雙十二”的部署從一個星期前就已經開始。但是,12日下午,在咨詢了幾個電商企業后,呂先生發現,單量的增長并沒有達到預估的幅度,可能不超過平日正常銷售的一倍。
從11月開始,大大小小的網絡促銷集中在一起,快遞業不得不連續應戰,對于快遞從業人員也是一個考驗。
“基本上從9月份開始,快遞業就進入旺季,一直持續到春節,尤其是從‘雙十一’過后到春節前這段時間,40%的員工要工作到晚上11點才能下班,一些重點企業和重點區域的攬件次數和攬件時間都會延長,派件的量也會增加。”呂先生稱。據介紹,一些大的電商企業,在網絡促銷期間,快遞每天的上門攬件次數達到十幾次,比如,幸福街網購商城在“雙十一”、“雙十二”等促銷期間,打包的快遞員有時要工作到凌晨三四點。
{page_break}
“造節”莫成癮
從6月18日第一波電商價格戰開始,到8月15日的電商大戰,再到“雙十一”的“光棍節”促銷,以及“雙十二”來臨,電商“造節”運動一波接一波,這些與傳統節日并不沾邊的日子,在電商“造節”運動中,成了消費者網購狂歡的日子。
電商“造節”,推進著行業增長,并改變了人們購物的方式。然而,過于頻繁的促銷、真假難辨的折扣,也開始讓部分消費者對“瘋狂過節”生厭了。“造節”已經透支了消費者的購買力,更透支了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
這一次,“雙十二”已顯頻繁“造節”后的疲態。當低價促銷提不起消費者的興趣,電商企業也應該認真反思其運營模式,在精準地把握消費者需求、提升購物體驗上做些努力,維持一個透明、誠信的市場環境,而不是依靠短期的“造節”和價格戰來帶動銷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