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安踏等本土體育品牌股價集體大漲
被唱衰的體育用品股出現集體上漲。截至昨日收盤,李寧上漲9.24%報6.62港元,創8個月新高,安踏體育漲6.08%報10.82港元,創兩年新高。
其他體育用品股也出現上漲,361°漲4.04%報2.06港元,特步國際漲3.85%報3.78港元,匹克體育漲1.06%報1.91港元,中國動向漲2.42%報1.27港元。同時,室內運動服裝品牌浩沙國際也上漲1.42%報2.85港元。瑞銀的研究報告指出,內地領先體育用品品牌定價合理,具有吸引力,預計明年市占率可上升。
該行指出,李寧早前推出以針織技術構成新款波鞋,定價僅319元,安踏亦發展該技術,相信明年可量產。安踏計劃推出主力產品“KG”系列籃球鞋,未來市占率亦有望提升。該行上調安踏今年至2015年的盈利預測,并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11.5港元上調至13.5港元。
然而數據顯示,安踏去年上半年營業額39.34億元,同比下跌11.6%,凈利潤為7.7億元,同比下降17%;361上半年營業額28.69億元,同比下降9.9%,凈利潤5.96億元,同比下降23%;即使是成績單最為光鮮的特步,其半年報中凈利也只保持了0.3%的增幅,總營收則同比小幅增長1.4%;中國動向上半年Kappa品牌整體門店總數也由去年底的3119間縮減至現在的2550間,減少了569間,降幅達到18.2%。
安踏李寧等品牌走低相關鏈接
運動品牌黃金十年已逝?
在服裝板塊中,面臨最嚴峻考驗的就是運動服飾。曾經的中國本土體育品牌老大李寧可謂完整地反映了這個行業的跌宕起伏。趕上了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十年,又搭上了北京奧運會這趟快車,頂峰之時在中國的收入甚至趕上了國際巨頭耐克。
但是,幸福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定位轉型不明、提價時點不當、管理混亂等問題的累積疊加,李寧的排頭兵地位最終拱手讓人,更重要的是,公司還陷入了業績及訂單大幅下滑、高管動蕩、庫存高企、定位搖擺、內外夾擊等重重困局,何時才能重回巔峰,無人能夠給出一個準確的預測。
然而,渠道下沉并非只有李寧在做,耐克早在2010年就推出過300元的低價鞋,搶占中低端市場。同時,全球第二大體育用品制造商阿迪達斯也表示,到2015年將在中國二三線城市開店超過2500家,覆蓋1400個城市,其中包括眾多人口在5萬到50萬的小城市。這樣比起來,李寧的品牌影響力與價格優勢更顯黯淡。
東興證券認為,參照服飾行業的生命周期,國內運動服飾處于成熟期的后半段,增長乏力。
種種原因的疊加,使得李寧的表現略顯極端,但這背后卻是整個本土體育品牌是否已告別黃金十年的深層次思考。因為不僅是李寧,同樣處于第一陣營的安踏以及特步、匹克等為代表的中低端大眾品牌2011年的存貨周轉率都處于近年來同期的低水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