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富二代:商業傳承的秘籍
據統計,2008年“胡潤百富榜”上富豪們的平均年齡為48.3歲。按照中國人的慣例,60歲是退休的年齡。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5到10年之后,中國即將迎來民間財富從第一代向第二代轉移的高峰期。如何能讓財富在第二代手中發揚廣大,或者至少是不揮霍殆盡,將成為一個令人關注的話題。
30年前,要說起“傳承”這兩個字,恐怕很多人不會聯想到個人財富的代際傳承,因為那時的人們大多沒有什么巨額的財產可以留給子孫后代。但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當我們的社會經歷了個人財富爆炸式的增長后,卻發現當年那些行走在市場化改革最前沿的弄潮兒們已積累下了巨大的個人財富,這些財富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自身富裕生活的需求。面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財富,這些當代中國第一批富起來的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要把財富傳遞給自己的下一代。
財富傳承將進入高峰期
把財富留給子女,只需要辦理一個簡單的法律手續就可以了。但問題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傳承財富。對第一代創富者來說,他們的最高要求是讓財富能在第二代手中發揚廣大,最低要求是不要讓財富在第二代身上以不正常的速度揮霍殆盡。
由于建國后對工商企業的系統性改造使中國歷史上存在過的家族企業都已銷聲匿跡,只有極少的老字號民營企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以前,因此今天的民營企業幾乎無一不是嶄新的。對這一代開天辟地的創富者來說,當年他們一窮二白從零開始創業時,大多沒有預料到今天會積累下如此豐碩的財富,更不可能在一開始就考慮到財富傳承的問題。
而當他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時,又尷尬地發現,數度經歷社會動蕩的近現代中國還沒有機會孕育出一個像肯尼迪家族或洛克菲勒家族那樣的榜樣——換句話說,近現代中國缺乏歷經數代的財富代際傳承的成功案例可供借鑒。
據統計,2008年胡潤百富榜上富豪們的平均年齡為48.3歲,年齡在50歲以上的富豪俯拾皆是。按照中國人的慣例,60歲是退休的年齡。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在5到10年后,中國即將迎來民間財富從第一代創業者向第二代守業者轉移的高峰期。因此,財富傳承自然而然地會成為第一代創富者關注的焦點。
在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民間財富最集中的浙江、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這個問題表現得尤為明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家族企業研究所所長陳凌曾經在浙江8個縣市做過一個企業調研,他發現,接受調查的312家企業中,2/3以上都是家族企業,“溫州銀監分局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僅溫州一地的民間資本就有1500億元人民幣,資金規模如此巨大的財富將要在代際間進行的轉移是前所未有的。而在未來10年之內,要交班的家族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財富繼承和轉移問題會越來越突出,”陳凌這樣說到。
財富傳代是個世界性難題
說到財富傳承,我們很自然地會想到中國的那句古話:“富不過三代”。這句話背后的邏輯很簡單:第一代人,通過創業達到事業的輝煌,一定離不開刻苦耐勞的創業精神。一旦自己富起來了,就自然希望讓自己的兒女生活得好一點。尤其是中國父母的傳統觀念,都是希望把苦難留給自己,把幸福留給女子。
正所謂“再苦不能苦孩子”,因此難免使他們的子孫養成養尊處優的生活習慣,干事業的動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往往會不及第一代,財富也只能是日益減少。不幸遇上敗家的子孫,祖上積累的財富更是會以異常的速度被揮霍一空。
實際上,以家族企業為代表的財富世代傳承的問題不僅困擾中國的富人們,也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葡萄牙也有“富裕農民-貴族兒子-窮孫子”的說法,德國有三個詞“創造,繼承,毀滅”,被用來代表三代人的命運。在美國,家族企業在第二代能夠存在的只有30%;到第三代還存在的只有12%;到第四代及四代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
雖然,“第二代”不見得都是敗家子,但是敗家子卻容易在“第二代”中產生。美國某社會機構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美國70%破產者是“第二代”。
破產原因不是因為物質資源太少,而是自幼供給太豐富,甚至過度。但人只有在供需平衡時才會幸福,過度供給并不能讓他們滿足,反而讓他們失落。
因為沒有需求也就沒有動力。當沒有什么東西是需要他們經過自己努力去爭取得來的時候,他們的人生就缺失了目標,不再愿意努力奮斗。而這種心態最終將他們引向破產的深淵。
換句話說,對“第二代”而言,財富,既可能是助他們在父輩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的臺階,也有可能是讓他們失去奮斗動力的麻醉劑。
“第二代”優勢與劣勢并存
要研究財富傳承的問題,就不能不對富豪家庭的第二代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雖然說財富的傳承是世界性的難題,但富豪家庭的第二代并非一無是處,他們往往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和劣勢。
先來看優勢,富豪家庭第二代往往從小就能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大部分人還能出國留學,他們所接受的國際化教育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全球化視野和超前的思維模式,能幫助他們敏銳的察覺世界的發展趨勢并抓住轉瞬即逝的商機。他們的父輩所具有的資金、經驗和人脈網絡則為他們的創業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眾所周知,年輕人創業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缺乏第一筆啟動資金,有創意而無力量將之轉化為生產力,而富豪家庭的第二代則無需擔心資金問題。同時,父輩的商場經驗能幫助他們在創業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另外,父輩的人脈關系為第二代積累了豐富的資源。
再來看劣勢,除了上面所述的富豪第二代普遍缺乏的創富的動力之外,缺少挫折教育也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一個致命傷。與同齡人相比,他們從小就被放在了一個高起點上,大部分人都被父母送往國外的名牌大學深造,而從學校畢業后就直接變成了父輩們的左右手。
高起點本來有助于高瞻遠矚,但是沒有像其他同齡人那樣在踏入社會后經歷失敗和挫折的考驗,沒有經歷在企業底層的摸爬滾打,沒有在社會上經歷過各種各樣的磕磕碰碰和風吹雨淋,因此能否順利繼承家業就很成問題了。
讓財富順利傳承
把財富傳到第二代的手上并且可持續地健康發展下去是創富者們最大的愿望,具體來看有分為財產的傳承和事業的傳承,相對而言資產的傳承要容易一些,除了可以將資產直接交給子女之外,理財專家們還建議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通行的財產信托的方式來確保財產受讓的安全性和持續性,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詳細地介紹這種方式。
雖然,中國內地個人財產信托的業務還未開展,但父輩們也可借鑒其核心的理念來構筑一個自己設計的信托模式。至于說事業的傳承,其難度和復雜程度則要困難、復雜得多,需要父輩根據子女的興趣愛好、秉性特長等綜合考慮,并在前期有意識地加強多方面的培養,包括讓他們擁有積極健康的人生價值觀,擁有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擁有持續經營的奮斗動力等等。
當然,很多時候財產和事業是難以分開的,財產是事業經營的結果,事業的持續發展是財產持續的保障。
在這種情況下,專家們建議,父輩們不妨也像做投資組合那樣做一個財產傳承的組合,一部分的財富以財產信托的方式固定下來,另一部分的財富保留在持續經營的企業當中,這樣可以以兩種途徑同時保證財富的傳承,并可以根據子女們的實際能力來決定他們在企業當中所處的位置,是直接參與經營還是僅僅是作為股東拿分紅。
財富傳承既然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段來解決,在這方面金融工具的創新也是大有發展空間的,相信我們的金融機構也不會坐失機會,在不遠的將來會有一些適合中國特色的金融工具被創造出來。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