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松下幸之助:日本商業精神的化身
松下幸之助可能是最早在中國社會引起關注的日本企業家。而最初的興趣,是由1980年代以來市場上錄像機、彩色電視機——無處不在的“National”引起的。后來品牌統一選用“Panasonic”,大多數人一時間幾乎適應不過來。
的確,松下電器公司是改革開放后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
1978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出訪日本,期間參觀了兩家日企,一家是日產汽車,另一家就是松下電器。
據說,74歲的鄧小平與83歲的松下幸之助談得很是投機。其后的兩年間,老松下先后兩次訪華,松下公司對華直接投資陸續展開。他本人的商業理念、用人之道在1980年代的中國成為東方商人的典范。
事實上,作為20世紀最優秀的領導者之一,松下幸之助得到了多種不同文化的認同:在日本,他被尊為“經營之神”;在西方社會,他的照片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躋身世界級企業管理天才的行列。
可以說,他的創業過程中匯聚了多元化的成功要素,既有不記后果的冒險精神,也有傳統的東方智慧。
年輕時,松下幸之助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9歲被送到一家自行車商店當學徒,幾經輾轉換到一家電燈公司打工。以其背景和最初經歷,如果按部就班,松下至多在一個中等公司中謀求一個穩定的生計。
但是,由于當時老板不愿采納他提出的生產新型電燈插座的建議,松下毅然辭職。他的打算是,自己生產這種產品。1918年,100日元起家的松下電器公司成立了。
從一開始,松下就非常重視公司和員工的關系,他在公司內部公開經營數據,實施透明化經營,即使現在,這都是個非常大膽的做法。
不僅如此,松下堅持每月給職工寫信,向大家傳遞他對產品的憂患意識,甚至,為了提高員工士氣,親自打掃公司的衛生間。
1930年代中期,松下在公司內提出七個指導性精神:品質,公正,團隊合作,努力工作,謙遜,社會意識,感恩心情。這是屬于松下的領導藝術:從日常領悟出發,堅持不懈與員工溝通,由此強化公司凝聚力,并使其在每個工作環節中得以落實。這一點,是當年松下公司、或者說日本企業集體振興的原因之一。
順著這個思路,30歲時,松下創造了50年后世界上的許多大公司仍在沿用的經營理念:首先創造優秀員工,然后是制造電器的公司。在西方,這被稱為“以人為本”。
二次大戰后,松下幸之助有感于當時日本社會的局面,進一步發展出注重顧客、交貨速度、產品質量、協作精神以及向員工放權的公司文化。同時,在公司內推行“水壩式經營”的觀念,在部門之間需要建立調節機制,保證穩定發展。松下公司迅速擺脫戰爭陰影,1950年代末期,已成為受世界矚目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商。
40歲之后,松下逐漸成為一個商界領袖,他的領導思想促進了日本現代商業精神的形成。
晚年的松下幸之助超越了原有的企業家身份,對公司與社會關系的思考日益深入。56歲,他提出“厚利多銷”之道:透過合理化經營,得到合理公平的利益,再把利益公平分配。他堅信,這才是社會和公司共同繁榮的基矗這個理論提出十年后,經過深思熟慮的松下提出辭去公司董事長的職位,“在幕后”守望公司的成長。
松下公司的成功不是因為壟斷經營、技術領先或政府眷顧,而是因為他那種融合了東西方雙重智慧的治理方式:有時是個深諳賺錢之術的資本家,有時是個身著和服、在深夜中忘卻現實的冥想者。
由于相近的文化傳統,同樣面對西方成熟商業文明的處境,從亞洲四小龍的稱謂開始,中國商界對東亞國家的經濟給予特殊的關注。松下的成功說明,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商業精神是公司成長的關鍵。
■松下小傳(1805-1989)
1894年 出生于日本和歌山縣
1918年 創建松下公司
1922年 誕生生產與員工教育并進的構想
1925年 首次成為日本最高收入者
1935年 將公司改組為股份有限制
1957年 開始在全日本設立銷售店
1961年 辭去董事長職位,就任會長
1989年 以松下公司顧問身份去世。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