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黃光裕四兄妹的財富路徑
蟬聯兩屆中國首富,使37歲的黃光裕成為無數中國年輕人追逐的榜樣。2006年5月1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雜志,評出“全球100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黃光裕在“創造家及重量級人士”部分當選。越來越“國際化”的他,卻是一位“極端人物”——因為初中未畢業的黃光裕,卻有著傳奇般的財富人生,以及在資本市場上所表現出來的高超的套現能力,在當代中國幾乎不可復制。
對于國美這樣成長到很大規模而且還在迅速成長的公司而言,人們對它的任何質疑都不足為奇。一方面黃光裕的哥哥黃俊欽的隱形財富被外界津津樂道;另一方面國美內部家族成員的權力更選不斷被曝光到臺面上。
期待國美能有驚天動地的表現是一回事,但一味的追捧則可能導致相反的結果。國美也許算不上中國最好的私有企業,但卻是野心和財富的代名詞。
傳言中的黃光裕具有教父般霸氣。
北京東方君悅酒店大宴會廳,由《英才》雜志社、鳳凰衛視、新浪網、《北京青年報》等媒體承辦的“最聚人氣企業家”頒獎晚會正在進行當中。休息時間,參會人員三五成群聚在過道里閑聊。只見一個留著寸頭、身穿淺色西裝的年輕人走過來,目不斜視地穿過人群,向貴賓室走去。有人反應過來:他不就是中國大陸首富黃光裕嗎?
上百億的財富賦予了黃光裕耀眼的光環,但他顯然沒有閑心去享受這一切。他說:“有人勸我說,你這么大企業的老總,走路慢點行不行?但我覺得那樣太浪費時間了。”面對“你覺得自己做得最奢侈的事情是什么”這個問題時,他想了半天才勉強答上來:“可能現在想吃點什么好吃的東西不用再先問價錢了。”
有時間,他也會上網去看看關于自己的報道。從17歲開始創業,19年時間里他和他的國美電器受盡了同行的排擠和媒體的非難,黃光裕已經修煉得幾乎如老僧般寵辱不驚了。但有媒體指責國美是“黑社會老大式的企業文化”時,他仍然遮掩不住自己的年輕氣盛:“我覺得很奇怪,他們這種故事從哪里編出來的?真這樣,國家“打黑”我就要首當其沖了。我黑在哪里?我怎么黑了?”
去年,關于黃光裕及其國美帝國太過霸道的報道屢見報端。有意思的是,黃光裕干脆給自己剃了個光頭,擺出一副完全無所謂的態度,似乎對“教父”、“價格屠夫”之類的稱呼安之若泰。但有知情人透露,那段時間他壓力特別大,以至于頭發掉得太厲害,只得“剃度”了事。
黃光裕做事、做人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看1+1是否大于2。他從家電零售行業拓展到房地產業和投資業,是基于此種理念;他在處理與手下人甚至家族成員的關系時,同樣也是基于此種理念。
讓人愛恨交加的37歲首富
黃光裕及其統率下的國美電器,一直在爭議甚至非議中前進。
2006年初,國美電器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開了200多家門店后,正緊鑼密鼓地準備應付競爭對手逼近的新一輪愈發激烈的“肉搏戰”。同時,合作廠商關于國美電器等渠道商殘酷擠壓利潤的責難甚囂塵上。
但在幾個月的時間里,黃光裕動作不斷:先是與華平投資結成戰略性合作聯盟,華平將認購國美電器發行的1.2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及2500萬美元認股權證;緊接著,國美以69.87億港元的代價向黃光裕收購其所持有的國美母公司35%的權益;而在4月份,黃光裕通過鵬泰投資陸續增持中關村的股份,持股總數將達到17.07%,一躍成為中關村第二大股東……
經過19年的拼搏,黃光裕建立起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但直到2001年前,人們對黃光裕這個在福布斯中國富翁榜上名列前三甲的年輕人還知之甚少。
在不同的人嘴里,黃光裕的性格呈現出多樣性。其秘書對他的評價是:為人仁厚,沒有架子。據說他下班時經常和大廈里的保安、清潔工人親切地打招呼。一些采訪過他的媒體記者也覺得,黃光裕為人直率質樸。
但對于與他合作的供應商來說,黃光裕是一個讓他們“愛恨交加”的人。國美電器對每一位供貨商來說,意味著的是極具誘惑力的巨大銷售量,但他砍價時的“殘酷”又讓人難以忍受。他們對黃光裕面部表情的典型描述是“大嘴一撇就說……”。在“2004國美全球戰略合作高峰會”上,黃光裕曾有一段凌厲的講話:“其實咱們誰也離不了誰,誰想把誰擠垮、誰想把誰控制在手心之中可能性都不大。我做事的規律就是——你對我信任,我就給你越大的信任;你能給我付出,我就帶頭扶持你的品牌。你若拿我黃光裕平衡我的對手,我就有辦法去平衡你的對手!”
在鵬潤大廈18層的國美公司總部,黃光裕更是一位讓人敬畏的老板。有人稱,甚至是他的親妹夫、曾任國美總經理的張志銘,在黃光裕的辦公室里“低眉順眼像個小媳婦”,至于其他員工在談到他時,更是連大氣都不敢出。據一位現任職于國美的高管介紹,黃光裕“當他想好了一件事,或者在布置一件事情時,員工絕對是鴉雀無聲,無條件服從的”。
曾有一位去國美應聘的職業經理人,這樣描繪他面試時的經歷:“黃光裕親自領著十幾位總監及總經理對我進行面試。他一言不發,坐在寬大的老板桌后看著你,你感覺自己仿佛是籠子中的一頭獵物,不可能和他有平等對話的權利。”他感慨說:“我走南闖北幾十年,也和不少大老板直接共過事,但黃是最不可捉摸的人。這是我幾十年工作經歷中最緊張的一次面試。”
黃光裕對屬下的要求近乎苛刻。國美每年銷售收入增長都是驚人的,但內部的高管卻仍然誠惶誠恐,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達到過黃光裕提出的目標。比如2003年國美銷售額達到了178億,但比預定的目標仍少了42億。他常常對張志銘及其他高管說,如果不是為了給機會培養你們,讓我親自來操盤,國美比現在會更好。
黃光裕對員工的嚴厲隨處可見。在一張國美高管遞過的名片背面,可以看到這樣一則“廉政承諾”:“本人與貴公司合作中承諾做到‘三不’——不接受客戶禮物;不收取回扣;不以權謀私。請監督。”上面甚至連廉政舉報電話都已經注明。
有高管對此表示理解:“沒有他的霸道,也不可能成就他現在這么大的盤子。黃總還是比較講義氣的,有很多人離開國美然后又回來,他不會棄之不用,可能會提撥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他有時處罰你,不是故意讓你很難受,而是為了試探一下你的心態。如果你心態好,又有發展潛質,他就會刻意去培養你。”
這位高管介紹,前不久,他們在國美公司的咖啡廳里為黃光裕舉行了一個簡單的生日聚會。“那天他穿得很休閑,面對著生日蛋糕時,他竟然笑得那么孩子氣。”
37歲首富黃光裕的最大興奮點是什么?他回答說:“剛開始是以賺錢為最大的快樂,但后來考慮更多的是這個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對社會的影響如何?在商言商,我們在經營的過程中不乏很多技巧和手段,但最好的買賣是參與的各方都能賺錢,即使是消費者買了東西回家,都覺得不賠錢。”而黃光裕覺得,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最大的遺憾就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有意思的是,在胡潤的中國大陸百富榜中,黃光裕高居榜首,但同樣在他公布的中國大陸慈善家榜單中,卻沒有黃光裕的名字。當面對記者的“為富不仁”的質疑時,黃光裕似乎有點不屑:“做一些慈善事業是應該的,但我不想公布,因為做慈善事業是修心,而不是修名,說出來沒有意思。”
據記者了解,黃光裕及其家族有據可查的善舉有這樣幾宗:從2005年1月13日開始,國美電器出資1000萬,啟動援建海嘯受災國孤兒院的計劃,其中黃光裕家族捐贈700萬元;而據《汕頭都市報》報道,2004年黃光裕家族捐贈400萬元在家鄉修建了一條“國美大道”;兄弟兩人先后捐資254萬多元,建設銅盂鎮鳳壺村敬老院、幼稚園等;捐資13多萬元支持鳳壺村曾厝的水改工程,圓了該村幾輩人的自來水夢;2002年初,在原潮陽市舉辦的“情系民心”水改義捐活動中,他們還現場捐資100萬元支持水改建設;與此同時,他們還先后捐資500多萬元支持汕頭市各縣區的社會福利事業……
至于為什么不站出來給大家起一個號召作用,黃光裕解釋:“每個人做事都有自己做事的方式。”其實黃光裕還另有顧忌:“你說出來,會有很多人跑來向你要錢,讓你防不勝防。”他覺得,作為一個企業家,不要過分強調自己的社會責任,也不要回避社會責任;到一定程度企業做大了,你就自然承擔了一定的社會責任。“像我們企業家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把自己的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投入到社會上去積極地運營。”
“黃俊欽比我有錢”
與弟弟黃光裕近年來聲名鵲起相反,大哥黃俊欽的曝光率幾乎為零,以至于他的名字出現在2004年胡潤的百富榜上時,黃光裕笑稱:“這回胡潤總算把他揪出來了。”
一直有傳言,說黃俊欽、黃光裕的關系曾經鬧得很僵,他們甚至一度叫自己手下的保安互相對峙。黃光裕對此傳聞進行了澄清:“那是手下人不懂事。”黃光裕認為,兄弟之間意見不和、從而發生爭吵,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沒有根本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因為兩個人有各自不同的企業。
據知情人透露,外界看來一直不和的兩兄弟,其實一直聯手在做一些大事情,像今年推出“國美第一城”的國美置業房地產公司,其實上一直是由兩人共同操盤,盡管黃俊欽在其中并沒有股份,但國美的房地產開發業務均在黃俊欽的指導下進行。
對于黃光裕來說,黃俊欽不僅是大哥,更是他走上從商生涯的“領路人”。在家人的眼里,黃俊欽有技術方面的天才,從小就對組裝電器著迷。有一年春節,他花了200元買了一個電視屏和一堆配件,在大年三十晚上鼓搗了整整一宿,初一早晨全家人一醒來,竟然驚喜地發現,他們可以用黃俊欽組裝的電視機收看節目了。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的經濟政策還不是很明朗,但“地下經濟”已冒著隨時可能“踩雷”的危險蓬勃發展起來。廣東開風氣之先,很多人都投入了經商的浪潮之中。據知情人介紹,1985年左右,16歲的黃光裕便跟著19歲的黃俊欽開始出來闖蕩了。
剛開始做的是倒賣小電器的生意,兄弟倆背著大旅行袋,裝滿了收音機、電子表之類的東西,從廣東背到北方去賣。那時做這種生意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因為倒賣電子商品在當時還是屬于“投機倒把”的違法行為,是當時政策不允許的。所以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