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皮革城讓“錢塘江胡”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到海寧的那幾天,異常炎熱。從上海前往海寧的路上,焦熱的陽光努力著要“刺穿”車窗,企圖和夏季里前往“皮都”的人們開點小玩笑,卻絲毫不影響這座“小城”的人氣熱度。
2010海寧皮革時尚周就要在這驕陽下開幕,國內外涌來的時尚人樂不迭地跑過來“揮汗”,全都是為了零距離透查“時尚皮革”新一季的權威趨勢信息,那份或華麗或灑脫的“皮”裳“革”調,看似與夏日少有瓜葛,但在那一周里,卻絢麗得連陽光都要退避三分。
對于海寧以及海寧皮革城的印象,大體是分兩種情況的:“被授魚”和“被授漁”。
首次來的人大多是為了“魚”,因為海寧皮革城內的皮衣時裳,物美價廉且款式豐富是海內外出了名的,首次來的人們,口袋里像是揣著一張“大網”,總能“撈”到心滿意足甚至是驚喜異常的“超值大魚”,僅這一點,就已然令這座充盈皮草暖暖氣息的江南小城,充滿了“揮金”的誘惑力。
而經常來的人則幾乎是為了“漁”,尤其是時尚界專業人士和愛好者,從早年單純的“皮革專業戶”到這里來取經,到如今,已經飛速蔓延到了整個時尚大領域,甚至歐美時尚人也開始頻繁光顧了這座名不虛傳的“東方皮都”。
對于時尚人來說,海寧與海寧皮革城是不可分割的生命體,或者說,海寧皮革城有些“城中城”的味道,儼然承擔起海寧“時尚中心”和“創意伊甸園”的光榮角色。
早年,當海寧皮革城興建而起,在一片欣慰聲中,也夾裹著質疑和擔憂:一個“皮革”是對一座“城”的定位,雖然清晰明確,卻也帶來諸多限制,隨著時間推移和城市發展,會不會陷入“成也皮革,敗也皮革”的窘境?
那時候,無須指責這些擔憂與疑慮,就當是“愛它才會擔憂它”的一份良苦用心,而這也恰恰成為驅動皮革城發展的“緊箍咒”,如何防止將皮革越做越窄?如何使一個“小板塊”引起更多世人關注的眼光?如何真正配得上“皮革之都”的雅號?所有林林總總的思索與開拓,都源于這里的皮革人不想讓“皮革”成為“蕭何”。
海寧要成為人們心中的“皮革之都”,就必須朝著“都”的方向走,“都”與“時尚”是共融體,不時尚的地方,即便有比山高的皮草裘絨,最多也不過被封為“產業集群”,卻不可能成為某個時尚板塊令人信服的“都城”。
于是,一個命題就這樣在海寧皮革人的腦海中誕生:海寧皮革城要成為建設“皮革之都”的中央舞臺,舞臺建的模樣直接映射著“皮革之都”的含金量。
當海寧皮革城開始將“時尚”作為永恒命題,不但輕松破解了所有的擔憂和疑慮,還讓海寧這座錢塘江邊,以“錢塘江潮”而聞名的小城,成為創意時尚潮起云涌的發展中,一道亮麗風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