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棉紡織品價格水漲船高
秋意漸濃,棉被、廈門棉紡織品的價格水漲船高,漲幅普遍在10%至20%之間。
品牌服裝漲幅頗大
“這款保暖內衣去年標價不是才238元,怎么現在得賣258元啊?”在禾祥西路一家品牌內衣專賣店,一名顧客詫異道。“沒辦法,總公司通知產品提價一成。”銷售人員透露,新款漲幅更高。
昨日,記者走訪各大商場,發現不僅是內衣,服裝、棉襪等棉織品的價格都有了10%—20%不同程度的上漲。“和‘棉’字沾邊的幾乎都漲了。”中山路上一家床上用品店的店主李女士告訴記者,一款售價130元的全棉四件套自9月份以來連漲三次,現在要160元。
秋冬服裝也都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淘寶店主小櫻告訴記者,同一品牌的同款服裝去年賣198元,現在要賣208元。“差不多都要漲個二三十元。”而品牌服裝漲幅也頗大。根據服裝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ONLY品牌的平均銷售價格為269元/件,同比上漲49.6%。其他品牌的平均售價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近日,泉州一些上市服裝企業的財報數據顯示,其服裝類產品價格上調了7.1%-13.9%不等。
棉價上漲是推手
“棉花價格漲得太厲害了。”一家服裝企業孫先生告訴記者,因國內棉花價格半年暴漲50%,來自上游的成本壓力已逐漸傳導至消費終端,迫于進貨成本壓力,不少服裝經銷商紛紛醞釀提高零售價。
據悉,早在去年秋季,棉花價格就開始逐漸上漲,截至今年7月初,棉花價格已上漲了30%,是10年來歷史最高點。受此影響,棉紗、棉布等服裝加工用原材料價格也水漲船高。近幾個月來,棉布每米上漲了2元—3元,漲幅近20%。“近期以滌綸短纖為首的化纖產品,由每噸9600元漲到每噸13000元,漲幅高達三成多。”孫先生表示。
下游客戶最受考驗
業內人士表示,出口服裝加工廠從接單到交貨的時間通常在3個月左右,如今經常是所接訂單的樣品還在路上,報價已經連提數次,盡管如此,還是趕不上原料漲價幅度。
中國棉花協會最新調研報告顯示,持續走高的棉紗原料價格讓下游面料服裝企業利潤縮減,不少織造企業選擇停工放假,而服裝企業在接訂單時也更為謹慎。
晉江某服裝公司王經理稱,這次棉花等原材料算是較大幅度的漲價,原材料價格提高,再加上員工工資提高,企業在生產成本上需要支出更多。“這次棉紡織原材料價格上漲,下游企業需要作出最直接的應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