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發展受限 沈陽鞋企謀求再次跨越升級
12月17日訊 企業是來料加工生產,有的產品全部出口。沈陽鞋企為國內很多知名品牌貼牌生產,經過產品的升級換代和市場需求的考驗,沈陽地產鞋在東北地區已占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據調查了解,南方部分商家也非常喜歡沈陽地產鞋。雖然沈陽鞋企已隨著時代的變革在逐步提高效率和質量,但與廣州鞋、溫州鞋相比,沈陽地產鞋只能在國內二三級城市的商場和專柜上銷售,屬于中低檔鞋,沈陽鞋業每一年的銷量位居全國前幾名,可是產值卻不盡如人意,這樣一個有歷史、有經驗、有資源優勢、有發展空間、有廣闊市場的北方鞋都,為什么卻沒有一個國內知名品牌的產地標著“沈陽制作”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約了沈陽鞋企的發展?用什么樣的辦法才能改變現狀并能使沈陽鞋業再一次跨越升級、發展壯大呢?為此,筆者采訪了遼寧省總商會鞋業商會秘書長錢友。
一、沈陽鞋企受制約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問題
1.政府沒有把制鞋業作為重點發展項目
作為地方產業集群,如果有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在發展上對鞋企有一個正確地引導,那么,這個產業才能以整體的發展理念和方向,使產業集群全面推進并越做越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政府的力量是鞋企發展的堅實后盾。
2.企業經營理念保守
筆者走訪過一家出口韓國的鞋企負責人,問他有沒有想過擁有自主品牌,他說:“我們主要是做實體,在加工方面好好發展,沒有想過做自主品牌,那是貿易公司才能做的,我們只是一個小廠而已,而且沈陽相對來說仍然缺資金。”每一家小廠每月只有12,000雙~15,000雙的產量,他們根據人工成本和原料成本,認為有利可賺就很滿足了,只要按訂單的質量要求按時按量完成即可。商會曾經與政府聯合組織過品牌商標評比,但大部分企業對商標評比并不感興趣,因為品牌對于小企業來說沒有意義,也不能帶給他們額外的利潤。
3.仿制現象讓鞋廠防不勝防
當筆者走訪一鞋業園區發現,有一部分鞋廠不掛牌營業,原因不是為了避稅,而是怕別的鞋廠模仿自己新開發出來的鞋款。據了解,事實確實如此,沈陽鞋的打版速度快,款式新穎,在這方面沈陽鞋有一定的優勢。筆者走訪沈陽鞋城發現,有些商家的門外都掛著“同行莫入,面責不雅”的標牌,此舉就是為了防止新上市的鞋被盜版仿制。
4.產品研發實力欠缺擾亂市場秩序產品研發取決于經濟實力,沈陽鞋企80%沒有設計師,在產品開發上不敢投入資金,基本上是觀望新品鞋上市后的銷售情況,看哪一款鞋賣得好,然后再打版仿制,誰先仿出來誰就能先賺錢,假如第一家賣60元/雙,第二家就賣55元/雙,第三家就賣50/雙,幾天時間內,這款鞋的售價就直線下降。款式雷同的鞋子擾亂了市場價格,如果小廠剛起步時這么做還情有可原,但老鞋廠就不能這么做了。仿制只能賺小錢,永遠也做不大,如果每一家小企業都這么做,最后坑的是所有的制鞋企業。鞋企為什么不能共同發展并肩作戰呢?值得鞋企深思。
5.原料成本高使鞋企生產斷鏈
北方鞋廠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從廣州或溫州采購的,加上運輸成本,原材料進貨價格較高,特別是夏季根本就不敢生產,生產了也是賠錢,因為南方鞋的批發價比沈陽鞋的生產成本還要便宜,沈陽鞋根本沒有銷路。這樣,鞋廠的工人每年都會有幾個月的空閑時間,當秋季旺季來臨時,每一家企業的老板就開始出高價招工,這時就會出現誰價錢高去誰家,互相競價的趨勢。因為只是季節性用工,工人的收入沒有保障,只能哪里工資高就去哪一家,據了解,遼寧的工人工資幾乎在全國最高,不是年工資總額高,而是計件工資高。南方鞋廠是流水線生產,雖然工資低,但能保證長時間有活干,工人能在一家企業一直干下去。而沈陽鞋企因為生產斷鏈導致工人不穩定,人工成本上漲使企業利潤急劇萎縮。
6.傳統的銷售模式和營銷理念使企業無利可賺
沈陽地產鞋主要是經營模式不科學,并不從企業的長遠發展做打算,所以他們生產的鞋量小,價格特別低,不是以雙為單位批發,而是一批鞋只掙幾十元錢。其實,沈陽地產鞋手工工藝和生產質量都不錯,只是沒有成熟的銷售網絡,鞋廠這么做不但自己賺不到錢,而且擾亂了整個市場的價格,有時候企業怕壓貨甚至賠錢處理,這更讓人生氣。一位南方老板說,沈陽鞋的生產工藝、質量、價格都不錯,當他看中某款鞋向企業訂貨時,對方告訴他,這一件貨在規定的時間發出來以后,無法保證下一件貨能按時發出來。有些鞋廠不注冊,不掛牌,也不開訂貨會,客戶直接找廠家下訂單的機率非常小,這些鞋廠基本上都以南塔鞋城為主要銷售渠道。至于品牌、產品研發、銷售網絡等,在沈陽幾乎都不存在。由于資金實力不夠,當地鞋廠給人加工都是短期生產,在鞋城擺的地產鞋也沒有現貨,只擺樣品,如果有訂單就開始做,因為打版快,連夜加工鞋楦,見利就走,這樣一種生產銷售模式,是以微薄的利潤維持生計,而不是長久之計。{page_break}
二、如何改變現狀?
1.政府加大監管力度和整合力度,使沈陽鞋企走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產道路
沈陽地產鞋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力,沈陽擁有成品鞋生產企業700余家,為成品鞋配套和加工的企業及個體戶超過2,000家,如果有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有專業的組織者加以引導,把小型鞋廠集約整合起來,走規模化道路,這樣就能打響沈陽地產鞋品牌。
2.改變傳統觀念,加強合作意識,開放式生產
作為北方鞋企,沈陽鞋業有他自己的優勢,也有其劣勢,要想改變現在的局面,就需要每一家企業有共同合作的意識,追求長遠利益的發展眼光,對外實行取長補短,拿同行當朋友,而不是惡性競爭,對內強化自身的優勢。沈陽鞋業可以借鑒一下溫州鞋企的產業集群化發展模式,并利用規模化經濟快速提高市場占有率,形成規模效益,打造與其它知名品牌的競爭優勢。
3.改變傳統的營銷模式,加強品牌意識和宣傳力度
沈陽鞋企絕大多數以貼牌生產為主要經營方式,缺乏自主品牌,沒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就沒有靈魂,你可以仿制鞋的款式,可是卻不能仿制知名品牌的商譽、工藝和企業文化,沒有品牌的生產商就不能保持客戶的忠誠度。其實,有的鞋款式一樣,只是牌子不一樣,當然價格也就不同,但消費者只認牌子,然后再看款式。現在市場需求的主導是消費者,設計師也要按市場需求設計和生產,消費者需求的本身是對產品的定位,那么,定位無外乎是市場定位、產品定位、價格定位和消費市場定位。
筆者采訪了一位鞋業資深人士,他說:“我愛人說千萬別給我買沈陽地產鞋。”其實,眾所周知,國內很多知名品牌鞋也是在沈陽加工的,只是沒有標明“沈陽制作”而已,大家就認為是名牌鞋,名牌鞋貴一點也值得,這說明沈陽鞋企的品牌意識不夠,沈陽地產鞋無論工藝、質量還是款式,都是很不錯的,為什么南方鞋在商場里能賣1,000元,而沈陽地產鞋批發只有300元呢?沈陽鞋有自己的成熟工藝,有手工生產的經驗,為什么不可以將手工生產工藝發揚光大呢?為什么不借鑒溫州鞋和福建鞋的品牌意識?南方企業大多數會采用明星代言和投放廣告來推廣品牌,拓展銷售渠道,由于資金問題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限制,我們很少看到沈陽地產鞋的廣告。鞋企應該將沈陽地產鞋像嬰兒一樣來看待,不要只看到一時的利益,而要傾注心血,為他做一個長遠規劃,這是生命的傳承,利益的延續,價值的提升。
4.打造龍頭企業,帶動沈陽鞋企齊頭并進
當然,受國家宏觀調控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和當地經濟實力的限制,地方企業也很無奈,但正是在這重重壓力下,沈陽鞋企們更要團結一致,力推幾家龍頭企業,推出主打品牌,并大膽地標上“沈陽制作”,而不是為他人做“嫁衣”,以龍頭效應推動“沈陽制作”的鞋產品再上新臺階。如果有2家這樣規模的龍頭企業帶動,就意味著沈陽制鞋產業集群至少能擴容2倍,產業鏈條上可以新增加數萬個就業崗位以及上億元稅收。{page_break}
三、沈陽地產鞋的優勢和未來發展前景
東北地區四季分明,南塔鞋城在國內也是響當當的銷售基地,不僅鞋的款式多,而且銷量很大。沈陽鞋廠之所以能夠生存,第一是有中國鞋城這樣的銷售平臺;第二是沈陽地產鞋特別是靴子,在南方非常受歡迎,款式新穎,做工精致,最主要的是手工生產,使用金屬配件較多,南方一般流水線生產企業很少生產這樣的鞋款,所以這是沈陽鞋的一大優勢;第三是沈陽地產鞋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沈陽是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和資源優勢的城市,也許不能做到像意大利手工生產的TOD’S品牌那么知名,但是,沈陽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沿海產業轉移的機遇,取其精華,棄之糟粕,讓沈陽地產鞋從低檔產品走向中高檔產品,從數量主導型走向品質驅動型,從零散的小企業聚合成規模化企業,不再是需求決定一切,而是定位決定品牌,品牌打開市場,市場證明一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