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紡織大省“衣”聲嘆息中頓悟
山東,傳統的紡織服裝大省,產能規模位居全國三強。然而,“世界上任何面料服裝都能制造”的山東,卻一直走“替別人貼牌、靠外單出口”的路子,位于服裝產業鏈的最低端。
“我們替別人生產出一件10美元的襯衫,人家拿過去用自己的牌子,就能賣到100美元。”山東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夏志林一聲嘆息。3月28日北京開展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是國內最高等級的服裝盛宴,是國內最具規格的服裝業盛會。在其規模最大、代表最時尚文化潮流的女裝展區,記者僅見到了兩家參展的山東企業,幾乎淹沒在廣東、浙江等省份的品牌大軍中。
好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后,山東的紡織服裝企業開始意識到培育自己的品牌,攫取服裝業利潤最豐厚的品牌價值。“我們有完整的服裝產業鏈,有產業優勢,‘十二五’我們將推進品牌戰略,讓山東的衣服北上、南下、走出國門。”夏志林說道。
服裝大省愛“為他人作嫁衣裳”
山東,是中國現代紡織業的發祥地之一。紡織服裝產業,歷來是山東重要的民生產業、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優勢產業。經過“十一五”跨越發展,山東不僅成為全國紗線和面料大省,也是位居前排的服裝大省,總體產能規模位居全國三強。
記者從山東省服裝行業協會獲悉,截至2010年底,全省紡織服裝規模以上企業5895戶,實現銷售收入7819.69億元,利稅767.78億元,其中利潤490.21億元。到“十一五”末全省服裝企業1796戶,累計服裝生產35.28億件,銷售收入1657.37億元,增長21.73%,利潤103.35億元,增長26.95%,服裝出口87.41億美元,增長16.4%。
“不難看出,外單出口和OEM占到了我省服裝行業銷售收入的半壁江山,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滿足了國民的‘衣著’基本需求后,更多的精力轉向了服裝出口創匯,靠接國外企業的訂單,靠低售價、靠量來賺取利潤。”山東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夏志林說道。{page_break}
創意短板讓山東女裝失色
由于缺失自己的設計靈魂,習慣“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山東沒有充分發揮出紡織服裝大省的優勢,所擁有的服裝品牌
與產業規模不成正比。“山東在設計元素相對低的男裝領域有一定優勢,希努爾、紅領等品牌在業內有著較高影響力,但利潤更高也代表著服裝時尚潮流的女裝界,你們山東卻一直鮮見自己的品牌。”新浪時尚產業頻道的資深編輯李女士直言。
如其所言,記者在CHIC規模最大、代表最時尚文化潮流的女裝展區看到,僅有煙臺舒朗、淄博江辰兩家女裝企業,而廣東、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的品牌卻扎堆參展,2.3萬平方米的展區面積云集了百余家女裝品牌爭奇斗艷,山東的身影顯得小之又小。
山東舒朗服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健民告訴記者,服博會實際上是時尚博覽會,是文化的前衛和創新,“山東不缺大染坊、大紡織、大鋼鐵,而在文化創意上卻是短板,也就是說沒打出自己的自主品牌。不少企業竟然沒有自己的設計師團隊,是按照外國人的設計圖紙來給別人做衣服。”在本屆展會上,舒朗一下推出了十個自主品牌,成為一大亮點,總算也為山東女裝掙得一點顏面。{page_break}
金融危機喚醒山東服裝品牌意識
始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也成了山東紡織服裝界的一個時代分水嶺。“依靠國外訂單的服裝企業一下傻了眼,有的訂單少了一多半,時間一長,員工下崗,企業倒閉。相反,我們有自己的自主品牌,這場金融
危機卻給我們帶來了天大的機遇,我在服裝領域爬了八年,一場金融危機讓我站起來了。”吳健民說道,因為有品牌支撐,舒朗因此步入級數級的快速增長。
一場金融危機,喚醒了山東服裝的品牌意識。“以前訂單充足,很多企業習慣于等食吃,這種方式不用擔心貨款回收難,非常輕松,不用費心設立設計部門,花巨資建立自己的營銷體系。”夏志林告訴記者,這也是山東為什么設計元素集中的女裝品牌較少的原因,“把做衣服當成了徹頭徹尾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不是匯聚文化創意的時尚產業。”
在展會上,記者注意到不少原先純粹出口的服裝企業開始轉戰國內,紛紛培育起自己的品牌來。根據CHIC新聞中心統計,今年國內女裝品牌較2008年前翻倍加入。全國服裝出口位列二十強的寧波凱信今年也成立了國內公司,主攻國內女裝市場。展會負責人笑著告訴記者,“以前傻,國內這么大的市場竟然沒看到,光想著出口了。”{page_break}
山東打響“品牌戰略”
后金融危機時代,讓國內服裝的品牌雨后春筍般出現,競爭也驟然加劇。“如果再錯失這輪機會,山東紡織服裝行業恐怕會長期位于服裝產業鏈的最低端,賺的是出大力、
效益低的血汗錢。”夏志林告訴記者,“服裝業的高利潤在品牌上,我們替別人生產出一件10美元的襯衫,人家拿過去靠自己的牌子就能賣到100美元。”
品牌戰略,刻不容緩,也是山東紡織服裝產業轉型的必由之路。山東省是紡織服裝產業鏈比較完整的省份,這在全國來講,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從纖維到紗線、從織布到染整,最后到服裝,鏈條相對完整,前后配套,配套聯動。同時,山東文化底蘊濃厚,這對于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品牌時尚文化影響力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力。
根據山東“十二五”紡織服裝產業規劃,山東在將一批已經初具影響力品牌如紅領、如意、耶莉婭、希努爾、即發、坦博爾、南山繼續做大做強的基礎上,將著重培育一批新的服裝品牌,在“品牌戰略”中謀求華麗轉身,使山東由紡織服裝大省跨進強省行列。
2011年,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對全省工業企業提出了開展“市場營銷年”活動,省經信委將本屆CHIC也作為了山東紡織服裝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平臺。“業內有‘女裝不過江’的說法,我們的目標是讓山東的衣服北上、南下、走出國門,打入時裝的先鋒地帶,推動舒朗等企業上市發展。”夏志林說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