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調查:針織業不堪重負面臨生死關口
上周五下午,平均每5分鐘內便有近10輛貨車進出張槎村頭平陽工業園裝卸貨,大門保安介紹,每天來詢問招工及廠房出租信息的人也為數不少。但事實上,在這種繁榮景象的背后,“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價格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這三大攔路虎讓張槎不少中小型針織企業不堪重負,而近來顯現的融資難題更是讓它們雪上加霜。
2008年經營中掙扎徘徊,不少企業紛紛疾呼:這是有史以來最困難的時刻。
雖然佛山并未像東莞那般出現大企業倒閉的情況,但針織行業的發展形勢不容樂觀成為無法回避的事實。業內人士表示,若針織行業繼續在高壓的態勢下發展,下半年不少中小型企業將面臨生死關口。
旺季缺席的上半年
“今年是我所見過的針織行業最惡劣的一個年份。”張槎博迎針織廠的老板阿維毫不避諱地道出不少針織企業慘淡經營的現狀。這家位于平陽工業園內的針織企業,目前僅有1/4的機器在運轉,其余大部分的機器幾乎處于停工狀態。“我們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虧本經營了,7月份還沒過完,不過也可以知道形勢肯定沒有好轉。”
阿維的工廠從4月份起已陷入虧損的漩渦里,四五六這三個月平均每月虧損超過3萬元。讓阿維深感慶幸的是,工廠已于去年斥資更新了機器,今年停工的幾乎都是舊機器,目前由新機器維持企業正常運轉。
“去年上半年8臺機器的產值與今年16臺機器的產值持平,但是支出卻比去年超出一倍。”他坦言,如果僅靠這間廠的收入來支撐企業運轉,肯定撐不下去。
針織行業的旺季一般發生在3月至5月間,企業此番出現虧損預示著“旺季不旺”的窘況。而在旺季虧損這件事情上,阿維的企業絕非獨例,從平陽工業園每一棟樓共用的電費單上可以看到,附近的工廠也面臨著同樣困境。在針織行業傳統旺季的數個月中,該工業園內各家工廠的用電量都不多。
此外,今年上半年“無旺季”不僅成為不少針織企業主心頭的一塊難除傷疤,也傷及每月拿著“計件工資”的制衣工人。
對于已經在針織服裝行業工作了五六年的馮梅來說,她平時的最高工資能達到4000余元,但在今年五六月份,她卻只能拿到1200元的保底工資。接不到訂單,為了節縮經營成本減少虧損,張槎下塱一些針織服裝企業甚至放了員工1到3個月假期。
不少企業認為,去年的“棉紗掌”給針織企業一記重創,并為今年開春棉價下跌、企業經營震蕩埋下伏筆。而以目前的情況往回看,“旺季不旺”無疑也是給廣大針織企業一個先兆:最困難的時刻即將到來。
利潤觸底仍需招工
佛山光大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明礦表示,在歐美等國家消費需求大幅下挫的情況下,光大服裝今年業績“逆市上揚”,訂單情況比去年好。但畢竟大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他們擁有中小型企業無可比擬的優勢,更為普遍的現狀是,“減產”、“虧本經營”已成為不少針織行業中小型企業無可避免的事實。
“往年這個時候,我的工廠開工率達八成,如今只有四成,減產了一半。我公司在浙江的銷售點也是慘淡經營,銷售額跌了一半。”佛山市沃進針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沃直言,大環境使然,如今銀根收緊,企業融資越來越困難,該公司尚能保持收支平衡已經是幸事。
融資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在市場萎縮一半的情況下,如果盲目地大規模擴展產能,融資又同時出現問題的話,則很容易讓企業運轉困難,甚至導致倒閉。陳偉沃表示,他的公司今年并沒有大規模擴大產能,“資金鏈運轉尚算正常,暫時仍在我可以掌控的范圍內,但是如果中小企業生存環境再惡化下去,我想也難以獨善其身了。”陳偉沃說。
事實上,棉價坐“過山車”、“旺季不旺”背后對利潤的壓榨仍未能徹底擊垮這些馳騁商海多年的針織企業。讓張槎針織中小型企業主更為彷徨的是,在利潤觸底的情況下,仍然缺工。
在張槎村頭公交站背后的一道墻上,招工與工廠轉讓的紅色招貼尤為顯眼。“全新進口電腦設備”、“房租電費便宜”等制衣廠轉讓信息與誘人的工廠招聘條件一同爬滿暗黑的墻身,在這一片紅黑斑駁的墻身上,企業的沒落更替與發展的需求在這里交織碰撞。
平陽工業園某工廠的工人阿生告訴記者,他所處的這家工廠也有超過一半的機器停止運作,縱然需要工人看管的機器少了,但該工廠仍然人手不足。“機器運轉的時候,一般是一個人看管1臺機器,但廠里缺人,現在我們都是每人看管2臺機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