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三成服裝企業踏上“海歸”之路
sjfzxm.com/news/index_p.asp 本月20日,寧波若男服飾有限公司旗下的“T&W”品牌,將在成都開出第30家專營店。董事長屠安國說: “和做外貿相比,內銷市場更有主動權,利潤空間更大。”如今,“若男”開設的專賣店已有近半實現盈利。
和“若男”一樣,“凱信”、“盛納”、“正新源”等一批鄞州中小服裝出口企業也紛紛踏上“海歸”之路。區經信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區有近30%的服裝企業在國內實現了自主銷售。
這一切都源于國外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鄞州服裝業的出口比重已從2008年的52%下降至22%。“有訂單,沒人做;有人做,沒錢賺。”一位服裝企業經營者的感嘆,道出了大多數服裝出口企業的心聲。
據了解,服裝出口企業從接到訂單到最終交貨,一般有幾個月不等的周期,在這幾個月內,成本波動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同時,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難和工資提高、匯率下調、國際消費市場購買力不強等諸多因素,也使服裝企業壓力不小。
業內人士認為,服裝出口企業“有單不敢接”的現狀,說明以低成本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時代逐步結束。現實條件逼迫服裝企業不能只靠廉價產品打天下,這是鄞州眾多服裝出口企業選擇自立門戶創品牌的動力所在。
另一方面,由于長期從事外貿服裝加工生產,鄞州很多服裝企業在面料選擇、產品設計和生產技術方面具備了跟隨國際潮流的能力,具備了創牌的實力。在壓力、動力和實力的三重作用下,部分實力較強的服裝出口企業開始把眼光瞄準國內市場,打造自己的品牌,從而形成了新一輪“海歸”創牌潮。今年上半年,全區有120家服裝企業新注冊商標,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量。
“凱信”與歐洲多家時裝品牌公司有著長期穩定的合作業務,但董事長徐鵬云認為,海外市場年出口額很難再有增長,拓內銷勢在必行。徐鵬云創立了“JESSIMODE”品牌,目前在上海開設了100多家專賣店,年銷售8000多萬元。
從事服裝貼牌生產十余載的“盛納”,在今年寧波服裝節上婉拒了外商訂單。企業自主設計的童裝品牌“GABBY LOOP”開始轉戰內銷市場。董事長陳國平計劃每年投入200萬元,用于提升企業在采購、設計、營銷、品牌推廣等各個環節的綜合能力。
就連一直熱衷“出海”創牌、在歐洲擁有20多家品牌專賣店的“正新源”,如今也把目光投向了國內。其旗下的“DBI”品牌女裝,已在上海、寧波、金華等城市開設了6家專賣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