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服裝協會會長沈永芳 揭秘展會轉型之路
第12屆深圳服交會開幕前的半年時間里,沈永芳連續走訪了上百家深圳服裝企業。作為深圳市服裝協會的會長,她卻像買手一樣,每到一個企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展廳看產品。如果她覺得這家企業的產品還不錯,她會建議企業參加今年的展會。在沈永芳看來,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好的產品,就會像扶不起的阿斗,她也不會建議其參展。
在連續的走訪中,沈永芳第一時間真切感受到了企業的冷暖。“今年是一個困難年,很多企業都遇到很大的困難。”沈永芳對記者說,2012年是中小企業的轉型年,能不能轉型成功,能不能度過難關,這是很關鍵的一年。
中小企業徘徊在生死邊緣
因為看過太多企業的起起落落,沈永芳比其他人更能看到風險。在她看來,深圳的服裝企業經營者們雖有風險意識,但還不夠強烈。
“一些品牌開大店,一年盈利一兩千萬都沒有問題,但更多的中小企業一年才掙兩三百萬元,那就是在生死邊緣徘徊。”沈永芳認為,一個服裝企業一年盈利兩三百萬元是危險的,“一腳踩不穩企業就完了”。
所以,沈永芳從不放心讓這樣的中小企業參展。“為什么?因為我下不去這個手,參加展會一下砸幾十萬,如果他一盤貨沒有整理好的話,這個企業可能就沒了。”
而有些企業老板一年有四五百萬元的盈利,覺得日子過得還不錯,但沈永芳認為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在她看來,這樣的企業如果今年再努力一些,一盤貨做好了的話,它的利潤或許能達到一兩千萬元;如果一盤貨沒做好,今年也會虧本。
“很多企業的貨品并不是很理想。”沈永芳總結說,今年的深圳服裝品牌企業中,30%-50%的企業貨品做得還可以,但有50%的企業產品做得并不好。
在沈永芳看來,目前的深圳服裝企業中,有20%-30%虧損,30%持平,另外的30%是盈利的,當然盈利不是太高,一年一千萬元左右,只有極少數是像瑪絲菲爾那樣走得很穩的品牌。
展會的新思路
“企業已經到了不進則退的地步了,他們感覺到壓力很大,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相信不只是深圳,全國都一樣。”因為企業面臨的壓力大,今年的深圳服交會做得也很“辛苦”,于是,沈永芳除了呼吁政府給中小企業予以經濟支持以外,也應對展會給予支持。
不過,除了期待政府的支持,沈永芳自己也在想辦法讓展會轉型。12年,仿佛一個輪回。12年前,沈永芳號召深圳的OEM企業以自主品牌參展;12年后,她又說服深圳的OEM企業前來參展,并邀請國際買手前來采購。
“展會最終是要轉型的。”今年,深圳市服裝協會與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以及貿促會展開合作。這樣的強強合作,讓沈永芳心里感覺踏實。
除了說服深圳的出口企業參展,沈永芳還要不斷去說服商場。而邀請國際國內的買手前來采購,這條路頗為艱辛。在聯營為主的國內商場經營者看來,重啟買手制是商場差異化經營的前提,雖然他們看好買手制,但真正實行時仍很慎重。
{page_break}
“對于我來說,買手館里要有30個-50個買手我就非常滿意了。”沈永芳對記者說,“買手才是在幾萬名觀眾里真正為企業帶來效益的人,能給深圳的出口企業帶來切實有效的幫助。”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出口企業的國際化對接很重要。沈永芳明白,參展企業投入幾十萬元、上百萬元參加展會,他們需要看得見的效益,而這就是行業協會要做的事情。
或許,正因為沈永芳能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很多企業經營者們才會覺得她帶給企業的是溫暖,而她就像他們的媽媽。
堅持是成功的秘訣
不可否認,在國內所有的地方展會中,深圳服交會以它特有的專業、務實在服裝業內一枝獨秀。也只有它,能與三月底在北京舉辦的CHIC遙相呼應,并奠定中國服裝展會金字塔尖“雙峰并峙,二水分流”的戰略格局。
而當《服裝時報》記者對沈永芳說出這番話時,她卻覺得心情沉重。“我們付出很多,這樣的評價是需要代價的。因為我們做得很辛苦。”
從1998年接任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一職開始,沈永芳的創新、進取讓服裝行業內人士折服。她很明白,展會和協會都是為企業服務的,只有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企業才會滿意。
“一個參展企業要參展,我們會考慮到展位裝修、品牌理念傳播等各個細節。企業投入上百萬元,我們就一定要讓他得到一千萬元、兩千萬元的回報。幫企業想到了、做到了,你就是對的。”沈永芳認為,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就是展會更是協會的成功經驗。
12年的歷史,不長也不短,像大多數有著十年以上歷史的展會一樣,2003年是深圳服交會最煎熬的一年,因為那一年遭遇了“非典”。
“所有的展會都被叫停了。”這讓沈永芳急得夜不能寐,雖然政府叫停所有的展會,倔強的她說服了企業保留展位,并繼續招商。
她的堅持成就了2003年“非典”結束后深圳第一個開幕的展會,憋了好幾個月的人們爭相涌進深圳服交會,人氣旺到爆棚。在沒有公開招展的情況下,參觀第三屆深圳服交會的觀眾達到15萬人次,直接成交額和意向成交額達70多億元,比上一屆增長了50%。
沈永芳認為,深圳服交會能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背后不僅有協會的堅持,更是很多優秀品牌的堅持。“這是一個整體的,不代表我也不代表你,這是要我們共同來堅持的。”沈永芳心里想的,是如何將深圳服交會做大做好,所以她堅持與各種機構合作,因為這對行業是有益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