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紡織虧損 老廠變娛樂會所
在很多本地人看來,過去的一百多年里始終是無錫支柱產業的紡織業,如今已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盡管象征著榮氏家族榮耀的“榮巷”、榮氏故居,以及最初由榮氏家族創辦的無錫市第一棉紡織廠的原址(下文稱“一棉”)雖猶存在,這個由榮氏家族一手創立的產業,卻已不復當年的輝煌。
記者從無錫市紡織工業協會獨家獲得的一份材料顯示,今年上半年,無錫市紡織業約有326家企業出現虧損,同比上漲84.18%,虧損面則增加了17.14%至37.39%;企業虧損額同比上漲158.66%,累計出現6.53億元的虧損額。
實際上,無錫紡織業所面臨的嚴峻形勢,還只是全國紡織業的一個縮影。
據7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1-5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1449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3個百分點。
從企業效益來看,企業利潤持續下降,企業虧損面擴大。1-5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917億元,同比下降2.4%,增速比上年同期低40.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達18.6%,較上年同期高5.4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28.5%,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22個百分點。{page_break}
榮氏家族的榮耀
學前街與解放環路的交界口,是無錫市的古運河,在夏日微風的吹拂下,古運河水微波蕩漾,就在古運河畔矗立著幾棟破舊的老廠房,與周圍現代建筑的對比下,顯得十分突兀。這就無錫第一棉紡廠的原廠址。
“一棉曾經是榮家的企業,雖然現在是國企,但很多(無錫當地)人每當提到一棉,都很自然的聯想到榮氏家族。”一位無錫市民告訴記者。
一棉由容氏家族的掌門人榮宗敬、榮德生創辦于民國九年,十年后,即擁有了全中國24%的紡紗能力,被譽為當時中國的“棉紗大王”。新中國成立后,榮毅仁在政府幫助下,率先把榮氏家業實行公私合營。如今,一棉仍然是一家國有全資企業。
一棉的原廠位于無錫市的市中心,是無錫市“寸土寸金”的區域,因此,如今無錫一棉很多老廠房經過翻新,已經改建成了豪華私人會所。
“這些建筑都是以前一棉的老廠房,古運河邊的還沒有改造,現在已經保護起來了,不準隨便進入,未來很可能也會重新翻新的。”曾經在一棉工作過一段時間的老工人,指著那些熟悉的建筑告訴記者。
雖然與周圍格格不入,一棉老廠房附近卻被無錫人視為風水寶地。古運河和大運河自此川流而過,老廠房附近也被開發成最為高檔的商品住宅,“西水東”和“京梁合”兩個小區被當地人稱為“引領無錫最奢華”的住宅區。
榮氏家族的榮耀還是無錫人最驕傲的一件事,但榮氏家族所從事的行業之一:紡織業,如今卻陷入了從未有過的困境。
“以前紡織業是無錫的支柱產業之一,從一棉到五棉,再到大大小小的民營中小紡織廠,紡織廠在無錫到處開花。尤其是曾為榮氏家族的企業一棉,最輝煌的時候廠里的工人有一萬多人。”提到以前無錫市棉紡織廠的輝煌,就連當地出租車師傅都得意洋洋的回憶。
但好景不長,處境日益困難的棉紡織廠們已幾經合并。“二棉、三棉、五棉如今都合并到和一棉了,如今在距離市中心20多公里的錫山區。”
“以前能在一棉廠里上班是很了不起的事,如今的無錫本地的年輕人都不愿意進一棉廠了,(廠里)都是外來妹。”一位無錫市民如是的說。{page_break}
紡織業光輝不再
8月31日,星期五。本該是正常上班的工作日,但是位于無錫市錫山經濟開發區芙蓉中一路128號的協新毛紡織有限公司(下稱“協新紡織”),卻是另一番景象。
“今天休息,廠里沒有什么人。以前管理人員都是周一至周五上班,但是今年以來,因為訂單不足,廠里每周開工四天,休息三天。管理人員也跟工人上班一致,周五也休息了。”協新紡織的一位工作人員無奈的告訴記者。
由于是休息日,廠內既沒有任何工人和車輛來往,也沒有機器的轟鳴聲,占地面積200畝左右的廠區,顯得特別空曠和蒼涼。
就在幾個月前,協新紡織還擁有800左右的工人,這些工人分為三班,每班工作8小時,一天之內三班倒。這種情況下,工人正常上下班,而廠里的機器是24小時運行的。
如今,協新紡織的工人總數已經不到600人了,三班倒變為兩班倒,工人的8小時工作時間拉長至12小時換一班。從來沒有停過的機器,目前每周也出現三天的休息時間。
“沒辦法呀,產品沒有銷路,生產出來也只能放在倉庫里,現在倉庫里積壓了不少貨了。更何況由于成本上漲,有的品種生產出來就注定是虧損的,那還不如不生產呢”說到此,上述工作人員語氣中飽含苦澀。
工作時間變長了,工人的總數量減少了,但工人們的收入卻不增反降。據其介紹,以前一般工人每月的工資大約在3000元左右,現在每月可能只有1500元了。
這種情況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在亞洲經濟危機,以及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候,是不是同樣出現這種情況呢?
“以前我們廠從來沒有出現過停工的情況,即便是在亞洲金融危機和08年經濟危機時,都沒有今年情況困難。”對于上述疑問,該工作人員表示。
據了解,始建于1935年的協新紡織已擁有近80年歷史,它不僅是我國民族毛紡工業的搖籃,還是我國紡織工業的重點企業。
目前,協新紡織擁有精紡紗錠25000枚,年產高檔精紡呢絨可達600萬米,產品60%以上遠銷北美、歐洲、韓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身為一家大型企業的協新紡織還僅僅是無錫市紡織企業的一個縮影,“協新經歷了快80年發展的廠如今都開工不足,其他中小紡織廠的情況可想而知了。”一位曾在紡織廠工作的當地居民告訴記者。
據了解,無錫市紡織工業增速繼續放緩,經濟效益繼續下滑,形勢嚴峻。
無錫市紡織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紡織企業銷售收入為834.68億元,同比微漲2.85%。但是實現利潤僅為30.74億元,同比增幅為-16.26%。
嚴峻的形勢中,紡織企業的虧損面大幅增加,數據顯示,紡織業虧損的企業個數高達326家,同比上漲84.18%。虧損企業的虧損額約為65323萬元,同比上漲158.66%。
與此同時,紡織業的產成品存貨以及企業的應收賬款卻在攀升。上半年,紡織業的產成品存貨額高達122.67億元,同比上漲13.93%;企業應收賬款同比上漲12.72%,上半年累計額為154.71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