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旺季 服裝銷售卻深陷“淡”局
盛夏時節,威海進入了旅游旺季,可很多做服裝生意的商戶卻發現,今年夏天的服裝批發和零售生意特別不好做,雖然不少店鋪都紛紛打出“特價”的招牌,但還是很難吸引游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服裝業主們都叫苦不迭呢?
記者調查了解到,整個環球廣場有160多家服裝店面,幾乎近6成業主感覺生意難做。8月5日,記者走訪了威海市區的一些服裝商城,雖然已經是旅游旺季,可前購物的游客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多。記者在海港韓國城轉了一圈發現,服裝商鋪里的顧客并不是很多,即使有些商鋪里有那么幾個游客,也是只看不買。服裝店業主畢可竹談起現在的服裝生意連連搖頭。他告訴記者,自己已經經營了5年服裝生意,今年旅游旺季的生意最差。“干的相當不好,比去年一個月都差五六千,甚至有那樣不好的,相比去年,一個月能少收入一萬塊錢。”
成本上漲、游客購買力下降
在調查過程中不難發現,房租、人員工資、水電和物業費的上漲使服裝商戶壓力大增,除此之外,來自本商場同行以及外界的競爭也大大壓縮了店鋪的利潤空間。
隨著經濟的發展,威海市區大型商場越開越多,僅在市區,就有七家各種檔次的大型服裝商場。這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原有的客源。競爭激烈程度前所未有。面對如此大的生存壓力,很多服裝業主已經覺得無所適從,甚至萌生了退意。威海環球廣場的服裝店主王鳳嬌就向記者表達了轉行的想法:“一邊經營著,一邊觀望,真正有什么好的項目,很可能轉移一下,但是一時間想找好的項目挺難的。”
然而,大幅上漲的費用和周圍同行的競爭僅是導致服裝店主們生意不好的一個因素,讓業主們萌生退意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近兩年電子商務的興起。我們也注意到,今年2月6號,商務部發布《關于“十二五”時期促進零售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網絡購物,鼓勵零售企業開辦網上商城。毫無疑問,未來越來越多的個人、企業及行業將被卷入其中,無論是機會還是挑戰,已不可逆轉。那么,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實體服裝店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