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 把女人味做足 北京的服裝“攤兒”搖身變成精品店
“練攤兒”,曾經是北京人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匯,意思就是投入較少資金,擺個攤位,售賣貨品。這個新詞曾經是那么的“時尚”,甚至有對應的英文翻譯:to be a vendor。
但如今,這個詞匯漸漸地離開了人們的視線。原因很簡單——
以前,包括服裝“攤兒”在內的各種攤位,貨品一目了然,價格便宜實在,老百姓自然喜歡。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的消費觀念也逐步“升級換代”。于是,北京的服裝“攤兒”,也順應潮流變成了精品店鋪。
“我是北京最后一個服裝‘攤兒主’”
“我是北京城區最后一個服裝‘攤兒主’,”服裝商人王義重每次說起這個話題來都是一臉的興奮,“這可不是我自己封的,是我周圍好多同行都這么說我。”
曾在女人街“練攤兒”十年的王義重,是市場里面最后一位把服裝“攤兒”改成精品店鋪的老板。而女人街這個市場,也是北京城區內“攤兒”式經營最后的一個堅守者。
“十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這十年的‘擺攤兒’生涯,見證了我從一個初入此行的‘練攤兒’小伙變成深諳此道的精品店老板。這也是我最有滋味的十年。”王義重略顯激動地說。
今年春節之后,隨著女人街最后一輪改造,積累了整整十年“練攤兒”經驗的王先生終于開起了自己的精品店。說起和以前“練攤兒”時代的變化,他告訴記者,其實變得很多。
首先,從貨源開始,從以往的“價錢第一”變成了“質量首選”,對衣服的款式、材質、裁剪、做工方面的要求都進一步提升,貨物在整體檔次上都比“練攤兒”階段上了一個大臺階。
“我是最后一個改的,就是舍不得啊。現在一個人在店里的時候,還偶爾恍惚間像過電影那樣,眼前出現以前的那種場景。”不過,作為一個商人,利益還是戰勝了懷舊心理。
王先生說:“關鍵是老百姓如今不認‘攤兒’了,還是現在的精品店生意好,顧客對我們更信任也更尊重了。以前‘擺攤兒’的時候,自己的很多回頭客就希望進貨時,進點質量更好的貨,現在有了精品店,顧客又增加了一大批,不僅經常來消費,還經常介紹朋友來。”
有趣的是,雖然身處“女人街”,但王老板經營的是男裝。他這樣解釋:“好多女性逛街都有男朋友或者老公陪著,很多人都會進來順便買幾件男裝,而女人街賣男裝的店鋪較少,但這恰恰成了我的優勢。”
曾經的“攤兒” 無保證的“大雜燴”
對比王義重,女人街常務副總經理唐振軍對于市場從“攤兒”式經營轉為精品店鋪式經營,少了一分感性的不舍,多了一分理智。
“我在女人街也十年了,對于過去的老樣子也很有感情,同樣很舍不得,但大環境變了,消費者的觀念也變了,逼著我們不得不變。”
唐振軍向記者介紹說,北京女人街服裝交易市場成立于2001年9月22日,由北京南洋萊太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與香港維信集團公司共同投資興建。地處北京市朝陽區天澤路、第三使館區的黃金中心,自開業以來就在北京打響了非常高的知名度,每天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顧客和游客觀光選購。
但他坦言,2011年前的女人街,還是傳統意義上的“攤兒”集散地,由于市場早期的攤位所售賣的物品定位為以女性服裝和女性用品為主,所以起名女人街。曾經,這里銷售的服裝較為廉價,產品質量也參差不齊。
也正因為普遍存在的定位不準確、商品檔次低、經營環境差、“女人味”不足的原因,一些小攤兒相繼倒閉,而女人街也一度陷入危機。
此外,隨著時代發展,網絡購物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再加上其周圍商圈的購物環境不斷改善,在商品的品牌和品質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被夾在中間的女人街更顯得舉步維艱。
女人街的選擇——壯士斷腕
“面對困境,我們的選擇是‘壯士斷腕’。”唐振軍如此形容女人街決定由“攤兒”式經營轉為精品店鋪式經營時所抱的勇氣。
潮流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升級了,消費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了,于是,女人街也只能跟著進行改變。
從“攤兒”變成精品屋,絕不僅僅是簡單的硬件變化,這對于管理者在軟環境上的升級換代同樣要求嚴苛。為了適應經營方式的變化,女人街管理層強化服務意識,對現有商戶進行分期分批培訓,還出錢出人帶商戶去廣州、深圳、香港等上游集體采購,并從貨源上把關,使女人街在京城眾多市場中獨具特色。
唐振軍告訴記者,改造后的女人街商品檔次大大提升,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主流和特色,街內的韓日商品中80%為韓國直購,歐美街也有20%-30%的產品為歐美原單。改造后的街區為美式裝飾風格,幾十平米的精品店比原來5平米的“攤兒”大了幾倍。
總的商戶數也減少了,管理層在重新招租的過程中,對商戶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選擇。只有資金實力夠強,并有5年以上經營經驗的商戶才有可能進駐,同時還須繳納五千至三萬的進場費,門檻的提高,使實力太弱的商戶被剔除在外。招租過程中,商戶(包括轉租戶)還要提供貨源和貨品的具體情況,產品質量不高則會無情被“拒”。
經過重新規劃和設計,女人街從2011年開始進行改造,至今年春節后,完成了對最后一條街的改造。如今的女人街變成了一個營業面積1.3萬余平米,共有700多個精品店鋪的女性主題商品零售市場,其規模在北京地區處于第一位。
女人味 還得是異國的女人味
“變臉”后的女人街本著“打造精品,把女人味做足”的理念,劃分出綜合區、飾品區、手機電器區;為了突出特色,建起外貿街、香港灣、韓日商品街、歐美街等一批街中街,經營品類涵蓋了韓日服裝、歐美服裝、個性鞋包、飾品化妝品、手機電器、地方小吃等,集港澳、韓日、印巴、歐美服飾風格于一身。
新亮相的700余間女性精品屋數量是其他服裝市場的20倍左右,從經營檔次的提升、購物環境的改善,到女性商品的多樣化、潮流化,都做足了女人味。如今,這個透露著“女人味”的綜合大賣場,每天吸引著大批年輕的白領女性消費群體。
進入女人街,最吸引眼球的就要數風格迥異的各色精品店鋪,同時,也分出了“金街”、“歐美街”、“ 韓日商品街”等一批街中街,打出了特色牌;在韓日商品街上,許多店鋪都打著韓國國旗,這些風格或雅致、或前衛、或帶有濃厚異域風情的小店隨處可見。
以往的“攤兒”服裝在女人街內已無處覓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精品店鋪內的商品從質量到外觀都有很大的提升,產自韓國的直購時裝、歐美原單鞋包、朝鮮風格的民族飾品等,豐富的品類和實惠的價格無不增強了人們“淘貨”的興趣。
漫步女人街,位于韓日商品街內的一家韓式禮服店吸引了記者的眼球,店鋪門口張貼著韓國國旗。店鋪內的衣服大多以帶有強烈韓國風格的禮服、裙子為主,從剪裁到質量都十分精細,都市白領女性外出游玩和參加party時如果選擇這樣的一套“行頭”,別有一番風情。
“請隨便看看,衣服都是韓國直送的。”老板金小姐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道。記者注意到,許多韓日商品街內的店鋪主人是土生土長的韓國人,衣服是自己從韓國直接訂購過來的。
韓小姐和鄭小姐的“韓國生意經”
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最大的收獲還不是“淘”到了自己喜歡的“韓流”衣服,而是意外地獲得了一手的“韓國采購生意經”。
女人街J2-30-31和J2-42店鋪的老板韓小姐和鄭小姐,無私地向記者講述了她們“韓國直購”的經歷。
兩位老板都是韓國人,“我們看到韓國流行文化近年來在中國風行,而且韓版的女裝這幾年在中國也很流行,但是中國國內一些標榜為韓版的服裝都是噱頭,一些設計看起來十分蹩腳。”她們說道。
于是同為年輕人的她們就想到了把真正的韓版服裝拿到中國來賣。“因為現在的流行元素更新非常迅速,每周都有新款推出,所以每個月我們都要親自回韓國2次以上挑選流行的衣服,根據韓國那邊最新的潮流,并結合北京人的喜好,來選擇款式,然后通過海運或者空運直接發到北京。”
“每件衣服的平均進價大概為六七萬韓幣,加上運費,平均每件衣服的價格在人民幣500元左右,為了保證衣服的更新頻率和獨特性,每款衣服只進大、小號各一件,每三四天,我們就會有新款到店。” 韓小姐和鄭小姐得意地說,在這點上他們比很多同行聰明——由于是遠赴韓國,有些人每次進貨都買很多,看上去攤在每件衣服上的成本低了,但其實壓資金才是最大的成本。
韓小姐和鄭小姐還告訴記者,“到店購買的顧客基本都有特定的需求,也有一定的消費能力,所以為了保證品質,我們只進韓國的原產衣服,但不會賣一些較為廉價的衣服。”
韓版衣服直購建議
據了解,到韓國購衣品質更有保證,且價格還便宜。同樣的衣服,國內的仿版能比韓國原版貴50%以上,且做工不精細。
有韓國購衣需求的人,女人街的韓小姐和鄭小姐推薦大家到韓國東大門進行購買,東大門的商品更新頻率較快,價格便宜,質量也較好。通常在8月底和換季的時候,衣服還有折扣。
消費方面,到韓國的機票往返約2200元,快捷酒店住宿價格在200元左右,貨物多的話,快遞價錢并不高,空運35/1kg,2天到北京,海運4天到北京,到韓國購衣還可以順便旅行。
同時,韓小姐和鄭小姐提醒大家,中國人總有一次下手買很多的習慣,其實會發現買了很多相同的東西,建議大家每次少買幾種,每種少買兩件,可以保證自己的庫存率,增加資金的周轉速度;其次,東大門許多老板都會中文,所以不用擔心到韓國進貨還要找翻譯。
最后,兩位老板提醒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雖然到了韓國,還是會有大批中國的衣服在售,進貨時要擦亮眼睛,不要到了國外再買“made in china”的東西回來。如果沒時間親自去韓國,去女人街的韓日街也同樣可以找到心儀的商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