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掃除行業混亂,制定三項國標童裝聯盟標準
東莞學生服屢為外地企業中標生產,童裝產品出口被召回時有發生……在東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首席顧問潘日暉看來,癥結是本土童裝行業標準的缺失。日前,東莞市質量技術監督標準與編碼所和東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舉行“2012年度東莞市兒童服裝行業聯盟標準新聞發布會”,首次發布了三項東莞童裝行業聯盟標準,包括《機織學生服》、《紡織品、兒童睡衣的燃燒性能規范》、《兒童服裝安全技術規范》,對童裝產業鏈的生產、研發參照歐盟標準予以規范。
參照歐盟或高出國標
三項童裝聯盟標準由東莞市標碼所、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小豬班納服飾、添翔服飾、百納威實業等起草。其中,《兒童服裝安全技術規范》從童裝的內在、外在、包裝等方面強調產品技術安全。《紡織品、兒童睡衣的燃燒性能規范》,則對嬰兒睡衣、供嬰兒穿著的睡衣、供兒童穿著的睡衣等睡衣的耐燃性規定統一標準。《機織學生服》標準規定了機織學生服的要求、檢測方法、檢驗分類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技術特征。
東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姚偉麟表示,聯盟的成員企業采用聯盟標準進行生產研發,將會在東莞市質監局備案。“僅以制定童裝行業聯盟標準《機織學生服》而言,標準對校服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的起毛起球指標,均要求嚴于國家行業標準”。
記者發現,《兒童服裝安全技術規范》對包裝提出了具體要求,包括包裝物及定型用品、塑料薄膜(袋)安全警示、包裝材料的相關規定。《規范》要求塑料薄膜(袋)上應注明如“請及時將包裝袋收好,避免兒童玩耍引起窒息”等方面的提示信息。
對此,潘日暉提醒現場的服裝企業說,服裝企業很重視包裝,但往往忽略了要在薄膜包裝上標注警示信息,曾有企業產品出口歐盟因此被召回,吃了啞巴虧。“聯盟標準等效歐盟要求,從嚴對企業的生產研發進行規范”。
童裝沒有行業標準“傷不起”
童裝聯盟標準的出現,可謂來得正是時候。媒體公開資料顯示,預計到2015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將高達2000億元,未來20年整個產業都處于較好的發展時期。
東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披露的資料顯示,東莞童裝行業現在還有低價產品充斥的現象,一些企業迫于成本壓力,選取不合格原材料,在生產工藝不夠規范環保的情況下,經常出現小配件脫落兒童誤食致窒息、產品中有斷針刺傷兒童、兒童被包裝材料傷害等現象。
此外,東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表示,東莞市中小學學生在校期間基本穿著學生服,其中機織學生服得到廣泛使用,包括中小學夏制服、冬制服,品種有上衣、襯衫、褲、裙等。對學生或家長來說,最困惑的是普遍的校服起毛起球現象。
一位不愿具名的服裝行業人士表示,缺乏童裝的本土標準,導致了行業的混亂,讓一些服裝企業傷不起。聯盟標準出來后,將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因不是強制執行,會對成效有一定影響。對上述人士觀點,姚偉麟持相同態度,他認為“今后協會必須發動更多企業加入聯盟,擴大聯盟標準的使用范圍”,從而保證聯盟標準真正起到促進產業發展的作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