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紡織行業招商策略全新調整
湖南地處我國中南部,南挨珠三角,北接長江經濟帶直達長三角,具有承東啟西,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湖南紡織緊緊抓住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黃金期,采取產業鏈招商、專業化招商和選資招商的策略,吃足“改革開放”紅利,借勢做大做強做優紡織產業。
2011年10月,湖南湘南地區獲批為第四個國家級產業轉移示范區。從支持湘南先行先試的“34條”,到推進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新45條”),空前的政策紅利投向了這片熱土。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表示,必須緊緊抓住開放這個“牛鼻子”,努力把湘南地區建設成湖南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地處湘南的衡陽、郴州、永州三市,依托湘南緊鄰粵港澳的區位優勢,積極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通過龍頭帶動,引進可以帶動數十家上下游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鏈招商。
專業化招商是永州市招商引資一大特色。6月17日,記者在位于永州祁陽經濟開發區某公司采訪時見到,6000多名員工正在數十棟廠房里有序工作,一個新型的制鞋城正在這里崛起。據永州市經信委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按照園區產業定位,實行專業化招商,目前永州市輕紡制鞋產業規模企業超過百家,年總產值達60億元,年創利稅3億元,年出口12億元,服裝、鞋、家紡產量、出口額居湖南之首。目前該市過億元的輕紡鞋企達20多家。
今年,廣東珠三角地區有36家企業抱團來華容投資發展,計劃投資19億元,開發用地3800畝,建設一個集紡紗、織造、印染、制衣于一體的珠江紡織園區;浙江織里有200多家童裝企業看好華容的豐富資源和發展環境,擬在華容建設童裝城。
“產業鏈招商”、“專業化招商”、“招商選資”已成為湖南人多年摸索總結出來的新名詞。“今年有20多個項目跟我們談合作,因不符合產業布局,被我們拒絕了。我們就是要對不符合綠色環保要求的項目說不!”郴州出口加工區管委會主任段被成毫不惋惜地說。湖南省紡織行業辦主任劉輝一再強調:“凡不符合產業定位的項月堅決不要,凡不符合兩型建設要求的項目堅決不上。這是我們在新一輪招商中定出的‘紅線’。”
華容縣在提高項目準入門檻還規定:入園項目必須篩選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環境保護好、節約集約用地的高新技術紡織項目。其中,紡織類項目必須是紗綻規模在8萬綻或3200頭以上的緊密紡、低扭矩紡、噴氣渦流紡等新型紡紗頂目;織造類必須是機電一體化劍桿或噴氣織機和水刺法、熔噴法、紡粘法等非織造生產線;印染類必須采用低溫漂白、茶皂素退煮等高效短流程前處理新技術和活性染科冷軋堆前處理及染色、數碼印花等新技術環保項目;服裝類必須是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生產工藝。生態紡織工業園企業必須按功能區分選址,按標志型企業、花園式工廠的要求建設,打造成科技示范型、質量效益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紡織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