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縣百余家紡機企業銷售額大增
手臂、手腕、末端執行器自動進行放置網版、舀取色漿、加漿到網版上,刮印、抽取剩余色漿、取走網版……在日前舉行的全縣紡織裝備智能化創新論壇上,位于柯北的紹興縣瑞群紡織機械科技公司研發的印花機器人讓同行及專家大開眼界。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工業機器人的介入,為提高印染產品附加值、多功能化提供了技術支撐,是今后紡織裝備產業發展的方向。
現狀:
紡織裝備形成“三大板塊”
“裝備產業是我縣重要的支柱產業,也是發展前景廣闊的產業。”縣科技局局長王炳豪介紹,我縣的紡織裝備產業近10年來得到了高速發展,2009年紹興縣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紹興紡織裝備特色產業基地”,2012年我縣紡織裝備業銷售達65億元,占全國總量的7%以上。
據了解,目前全縣已有25家整機生產企業,配套企業約100余家,形成了以前紡、織造機械為主導產品的“齊賢板塊”和以針織機械為主導產品的“柯巖板塊”,同時以節能減排為核心技術內容的“印染裝備板塊”也悄然興起。此外,還涌現出越劍機械、金昊機械、華裕紡機、瑞群科技、精寶機械等一批在行業中具有影響力的骨干企業。
困境:
紡機面臨20年來最大危機
“隨著紡織產業的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起起落落,當前國內紡織裝備產業正處在一個轉折期,歐債危機對紡織裝備產業形成的沖擊至今尚未結束,紡織裝備業銷量驟減,利潤下降。”在本次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處長劉家強坦言,紡織裝備業遇到了近20年發展最大的一次危機,尤其是紹興縣的紡機裝備更是第一時間感受到這股“寒流”。
與會的我縣一家紡機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經營了10多年的劍桿織機,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公司就遭遇了“倒春寒”。“客戶上門等著要設備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該負責人感嘆。
對策:
加快發展智能化紡機
在本次論壇上,與會人員認為,要應對這次危機,一是要接軌高端產品,縮小與歐美日先進紡機的技術差距;二是要順應紡織產業梯度轉移的趨勢,大力拓展東南亞市場和南美市場;三是延伸產業鏈,把紡織裝備產業從目前的前紡、織造和針織機械,向前延伸到紡絲機械,向后延伸到印染機械。實現這三個目標,關鍵是要實施“科學發展,創新驅動”的戰略,要大力強化產學研合作,引進科技成果,借智引腦,實現紡織裝備產業提升,即向智能化發展。
事實上,對于紡織裝備走智能化路,我縣企業及政府已在積極實施中。今年年初,我縣加入全省智能紡機裝備產業轉型發展試點地區,先后選取6家智能紡織印染裝備研究院試點建設。同時,出臺《紹興縣智能紡織印染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到2016年末,將基本建成完善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智能紡織印染裝備產業創新體系;紡織印染裝備制造業產值超過300億元,重點培育企業的研究開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5%;培育產值超10億元企業3家,超億元企業8家,建立省級以上技術中心5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