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路”義烏啟程小商品強勢進軍中亞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義烏?中亞,新絲路首載回程貨。
日前,首票通過鐵路轉關方式進口的貨物從萬里之外的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城,經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換乘國內火車后,來到“新絲綢之路”的這一端——浙江義烏。
“鐵路轉關業務去年就有了,但都是貨物從義烏出口到中亞,今天第一次有了回程貨。”義烏海關監管通關科科長尹犇介紹。
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作為新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義烏,去年4月開辟“鐵路轉關”新通道,率先打開了中亞五國的大門。實行一年來,越來越多的浙江制造踏上新絲路,享受由此帶來的物流便利和成本降低。
來自杭州海關的數據,去年出口中亞五國的義烏小商品金額達6723萬美元,同比增長50.8%。義烏海關監管中亞五國的集裝量由2012年的52個標箱,爆發性增長至去年的618個標箱,同比增長1088%。
“新絲路”義烏啟程
物流時間縮短大半
這批貨物是黃銅棒,進口方是義烏市藍帆進出口有限公司。該公司江經理說,以前從中亞進口這些東西,需要先走鐵路,再走海路,最后走公路到義烏。手續麻煩不說,時間拖得太長了,他們都不太愿意進。這次聽說烏茲別克斯坦到義烏通了火車,就試著在義烏海關報了一票,沒想到非常方便,不但時間節省了20多天,手續也簡化了不少,對于企業的吸引力非常大。
義烏海關監管通關科科長尹犇介紹,這票貨物采用了“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的通關模式。企業在屬地義烏海關報關,在阿拉山口海關辦理貨物驗放手續,然后就可以在家門口義烏等著收貨了。
除了進口,“新絲綢之路”惠及更多的浙江小商品出口。
由于沒有出口通道和出海口,義烏小商品出口中亞國家渠道并不暢通。古代中國的茶葉、絲綢運抵中亞國家,靠的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起點在西安。現在,義烏有著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通達于東西方的絲綢之路再度崛起。為了打通小商品的新絲綢之路,義烏海關等部門開辟“鐵路轉關”新通道:從義烏海關報關后出發,經由蘭新鐵路運送至阿拉山口等口岸再轉關出口境外。去年4月23日,“鐵路轉關”得到上級部門批準正式付諸實踐。今年1月,“義新歐”(義烏—中亞五國)國際集裝箱專列首發,被譽為新絲綢之路上的一條綠色長龍,標志著浙江義烏直達中亞的國際鐵路聯運物流大通道基本建成。
據鐵路運作方天盟實業公司副總經理方旭東介紹,小商品出口中亞五國,在義烏完成報關后,通過“鐵路轉關”的新模式,7天后抵達阿拉山口海關,一般12天~16天就可以出現在阿拉木圖(中亞第一大城市,哈薩克斯坦的金融貿易中心)的超市里。這讓義烏這座“全球超市”與中亞國家變得更加緊密相連。
在這之前,義烏小商品必須先經公路運輸,到寧波和上海等地報關出口,通過海運到達俄羅斯的主要港口,再通過俄羅斯的腹地城市運至中亞國家。“差不多要40天左右才能到莫斯科,50天左右才能到阿拉木圖。物流時間差不多省了三分之二。”方旭東說。
出口額去年增50%
義烏小商品強勢進軍中亞
物流周期大幅縮短的便利性立即吸引了來義烏采購的貿易商們。
即使是難得的“五一”假期,劉豐賢的電話也沒閑著。有浙江這邊的生產商,也有中亞那頭的貿易商,問題大都圍繞著新絲綢之路。
“開通這一年來,很多離開義烏幾年的中亞貿易商回來了,也有新的貿易商加入了。”劉豐賢做了十多年的中亞貿易,他所負責的義烏市太平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運輸的貨物,占到義烏新絲綢之路貨運總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中亞國家的生活水平和中國內地上世紀九十年代,處于高速發展期,輕工業相對滯后,對生活消費品的需求量很大,中國產品非常受歡迎。新絲綢之路開通以來,越來越多的采購商選擇這一線路出口貨物到中亞五國。
這條線路上,目前太平洋國際貨運代理公司每個月要發200個左右的標準集裝箱,產品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例如鍋碗瓢盆、衣服、鞋帽、玩具等。整個義烏,運往中亞的貨運量逐月遞增:去年最高峰時一個月的標箱集裝箱有150個,而今年4月已超過350個。
除了貨運時間大幅縮短外,相關的物流成本也因此減少。方旭東說,通過寧波的海運加上俄羅斯的內陸運輸,一個集裝箱標準箱從義烏運到阿拉木圖的貨運成本,大概要5~6萬元人民幣以上,而通過鐵路直接過阿拉山口到阿拉木圖,成本大約是3萬元,最多節省四成左右。而根據劉豐賢的測算,物流成本平均降低20~30%。
物流成本降低反過來提高了義烏小商品在中亞國家的競爭力。義烏市玩具協會相關人士介紹,義烏出口到中亞國家的玩具,基本上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一個集裝箱節省2萬元的物流費用,相應拉低了單件產品的零售價格,直接推高了義烏商品在當地的銷量。“對我們來說,小商品外運路線越多越好,時間越短越好,成本越節省越好。”
來自杭州海關的數據,去年出口中亞五國的義烏小商品金額達6723萬美元,同比增長50.8%。義烏海關監管中亞五國的集裝量由2012年的52個標箱,爆發式增長至去年的618個標箱,同比增長1088%。用業內人士的話說,義烏小商品借新絲綢之路,對中亞出口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新絲綢之路不僅給義烏當地的小商品出口插上了“翅膀”,還吸引周邊的永康、東陽、蘭溪、金華、湖州等地的企業紛紛來義烏申報出口。有進口需求的企業也想搭上新絲綢之路的便利。
蘭溪一家大型服裝廠采購主管最近就忙著和劉豐賢溝通這事。該公司每個月從烏茲別克斯坦斯坦進口的棉紗量在5000噸左右,之前沒法直達義烏,從那邊過來周折一番至少要40多天,遇到極端天氣海運還要耽擱時間,現在從那邊可以直達義烏,時間省了一半。“尤其是生產旺季,原料早一天到,早一天生產就搶占了市場先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