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百貨月底結業 商場零售業將走向何處?
對于開業不到兩年就撤離佛山,新光百貨的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業績并不是最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與業主之間在未來的經營定位和發展方向上出現分歧最后導致“分手”。但無可否認的是,客流不多,經營難以為繼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在互聯網時代,當全民都“網購”時,淘寶“雙11”一天就能超350億元的銷售額時代,傳統百貨商場的輝煌是否已經不再?他們的經營模式又將何去何從?
傳統經營模式難以為繼
5月21日下午7時,當記者來到位于南海新天地廣場的新光百貨,門前大屏幕上面的結業廣告格外顯眼。在一樓大堂處,多家鞋業、服裝和床上用品商家在現場進行最后的促銷,吸引不少市民駐足,但除此外,其他樓層的人流仍然不多。
在新光百貨宣布結業的同時,周邊的“同行”似乎也并不好過。放眼周邊的城市廣場、佳盛國際廣場和時代百花廣場等,店鋪均出現大量空置,人流稀疏。如果把目光放眼到周邊,你會發現,結業的并不止南海新光百貨。
在廣州新塘,廣州另一家本土百貨公司摩登百貨亦關閉了位于當地的一家門店。而在深圳的新城市廣場,這座曾經的深圳第一個購物中心(mall),在2012年其主力店鋪西武百貨撤離之后,整個商場也隨之一蹶不振。
據中華商業信息中心最新統計顯示,2014年4月份,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7.0%,是今年繼1-2月零售額同比負增長后,再次出現零售額同比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要明顯超過1—2月份。
不難看出,零售業的寒冬期已到,部分優勢不強的零售企業更難熬下去。有商貿流通業業內人士指出,過去培育一家新店的周期是2-3年,但現在一家新店的培育期拉長到3-5年,甚至還要更長,而在租金及管理費、水電費、人工支出等主要成本持續上升的背景下,一些新開的百貨公司或者商場往往還沒有熬過培育期就已經倒下了。
“價格貴,商品千篇一律,沒有特色。”這是記者在新光百貨隨機采訪市民后得到最多的評價。顯然,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傳統百貨商場經營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商場零售業走向何處?
前面雖然已經倒下了一批,但似乎并不影響后來者的大步前進。繼位于平洲的南海怡豐城在5月初正式開業之后,南海萬科廣場也即將開業,不遠處的南海萬達廣場也同樣會在今年下半年對外營業,加上目前已經在營業的南海廣場、保利水城和凱德廣場,整個桂城的商場幾乎已經初現“飽和”狀態。
兔死狐悲。在傳統百貨公司輝煌不再急需轉型之際,一眾商場又將何去何從呢?
對此,南海怡豐城在開業之際就對外宣稱,將打造佛山首個體驗式購物中心,餐飲業態比例提升至30%之多。而南海萬達廣場方面也透露,會降低服裝百貨類業態,同時提高體驗業態,當中包括餐飲、休閑服務類會大面積提高。
實際上,傳統商場的格局之變在國外早已出現。以美國為主,目前美國的百貨公司主要有Macy‘s,T.J Max等,其共同特點都是大型的百貨商場,由大型的、專業的商業地產公司來運營管理。而面對網絡購物的沖擊,不少當地的百貨商場也是由傳統的“大而全”的經營方式轉向專業化、高檔化和精品化。
“其實商場和購物中心是肯定會存在的,無論你網上怎么購物,你肯定需要地方吃飯、休閑,而且線下購物的體驗也是線上無法提供的。”市民黃女士說,雖然她日常也有網購,但是她每周都會與朋友約出來逛街、吃飯,還有帶小孩到商場里面的游樂中心玩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