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口貿易新亮點:3D打印技術進軍服裝業
今年上半年,我國東部地區11省市進出口總值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3個百分點,但我國中西部地區卻顯示出口活躍。加上山東,有14個省份進出口總值都實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根據山東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山東省新核準境外企業(機構)279家,中方投資43.9億美元,同比增長38.5%。在這些數字增長的背后,除了依托海洋,發展特種船舶的設計及建造等海洋工程產品外,服裝業正在成為山東出口貿易的新亮點。
3D打印技術進軍服裝業 成為山東出口貿易新亮點
馬克,是一名法國人,在中國做貿易工作。說起生活,說起衣著,他表示有自己的一套理念。
法國客商馬克:舒適,就是自己的風格。能體現自己的風格,然后很舒服。在法國的話,他覺得這件衣服應該很受歡迎。
馬克說,高端定制雖然能滿足很多消費者對于個性的追求,但它同時也意味著非常昂貴的價格。在法國,價格因素往往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馬克:這個是很貴的,在法國,如果你買一個奢侈品,或者是買這種定制的衣服都是很貴的。
到底在哪里可以找到一家生產服裝的地方,做出來的衣服既合身、又時尚、又漂亮呢?
導購:不知道您這次來是給選一個什么樣的產品呢?我帶您來這邊看一下。這是我們一個線上的商場,不知道您對哪比較感興趣?
經過多方打聽,馬克知道了一家非常具有創新性的電子商務的線下體驗店。但是這個地方能不能做出時尚合體的漂亮服裝?他們制作的衣服會不會比傳統工藝質量更好?馬克心里還不太有底。
紅領集團工作人員張蘊藍:整個工廠就是一臺大的3D打印機。
3D打印工廠,又是什么樣的概念呢?打印工廠會生產衣服嗎?為了驗證這個神奇的3D技術,記者走進了這家服裝企業,不過記者看到,他們的第一步依然是傳統的人工量體,這似乎和3D又沒什么關系?
張蘊藍:因為3D打印是用數據來驅動的,用個性化的數據,這一步是采集你體型的個性化的數據,采集完了之后就輸入到我們整個工廠,
公司負責人張蘊藍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從2003年以來,他們歷時11年,投入數億資金,用3000多人的工廠做試驗室,研究積累了海量的版型數據、款式數據和工藝數據,囊括了服裝設計行業的所有流行元素,數據庫有超過百萬億種設計組合,每個人都可以設計符合自己審美的服裝,后臺會自動匹配各種款式和細節。
張蘊藍:我們是推出人人的概念,人人都是設計師,你看我們的這一整套系統,我們這套系統主要是針對國外的客戶,國外客戶可以登陸到我們網站,網站里面自己設計自己的衣服。設計完了之后下單。
每個人都可以在數據庫設計自己喜歡的服裝
張蘊藍說,他們的數據庫能提供全球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形體服裝差異化選擇,滿足了人類99.99%個性化設計需求。因此每個人都是設計師,每件衣服都是獨一無二的。
張蘊藍:這就是剛才我們整個設計的,所有的數據,然后我們把它儲存就可以了。這樣子我們工廠就會收到這個信息,這個信息就會自動發到工廠,發到工廠之后的話,工廠就根據這個信息自動制版。
記者:這些都是互聯網,在國外做完這些東西,是實時的?
張蘊藍:對,實時的,實時就傳過來了。然后工廠接收到之后,我們的板型庫進行自動匹配,匹配完了自動制版,然后自動裁剪,上流水生產。
客戶測量的尺寸經過審核之后,會自動匹配版型,自動排版,排完之后就發送到裁剪車間。
張蘊藍:自己算出來的,而且是最快最節儉時間的,在傳統的模式中就是人工排版和人工制版,需要至少一天的時間,有專業的版師。現在因為有大數據,所以只需要五分鐘就可以自動排出版來了,自動來裁剪。
張蘊藍告訴記者,他們與傳統的服裝廠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這么大的工廠里面,沒有重樣的服裝。
張蘊藍:這就是一件個性化的衣服,這里面都是。你看這個人將自己的目標都寫了,110目標網。
記者:它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定做的?
張蘊藍:都可以定做的。
記者:相當于有一個身份證了?
張蘊藍:對,每件衣服的話,你可以這么理解,都有這么一個身份證。
我們在車間里發現,每個工人的縫紉機上都有一個小電腦,工人拿到衣服的第一件事,是刷卡。
張蘊藍:這個ID的話,里面就包含了它這件衣服所有的個性在里面。然后通過每一臺工序的每一臺小電腦,都會顯示出在這道工序的所有個性化的特性,所以這是我們的一個設備。
每個工位都有一個小電腦 顯示這件衣服的ID
張蘊藍說,衣服都已經提前設置好程序,需要走到哪個工序,需要在哪里停留,都是自動的,工人就會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它完成,自動轉到下一個程序。整套程序走完,一件成衣就完成了。張蘊藍指著整個車間說:這就是3D打印工廠。
張蘊藍:他是一個3D打印機的邏輯,和3D打印機整體的邏輯是一樣的,然后它只是這個工廠,工廠像3D每一個方位,就是3D打印機的邏輯建立起來的,最終導致個性化的3D打印機。
記者:這種給你們工廠帶來的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張蘊藍:它是從生產化同質化的衣服變成了個性化的衣服,另外的話它給我們的利潤帶來了非常大的一個變化,我們以前可能生產十件的利潤,現在可能只需要生產一件就可以達到了。
那么,3D概念的運用,會給他們企業的出口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
紅領集團負責人張代理:個性化定制這一塊今年比去年的成交率創造了150%以上。
僅僅一個新概念的改變,就會使得企業的增速如此之大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種高速增長和一項政策的出臺密不可分。今年1月底,海關總署批準青島市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6月30日,青島海關開通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陽光通道”,驗放了山東省首批跨境電商商品,由此青島全面邁進了“跨境電商時代”。而類似紅領集團這種網上私人定制服裝的業務,成為陽光通道的第一批受益者。
青島海關技術處處長石云峰:海關為了支持這個紅領集團的這種貿易的新的貿易形態,那么我們和紅領集團信息化系統直接進行對接,這樣當這個紅領集團生產完成之后,需要出口時,只要通過自己的信息化系統向海關申報一個簡單跨境一個貿易的清單,傳輸到在海關之后,這樣貨物運送到海關監管場所之后進行信息比對,如果比對成功的話就可以直接就是裝運出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