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紡織業再添 “中國馳名商標”
從自治區經信委獲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近日根據《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及《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等有關規定,經審查研究,認定寧夏中銀絨業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在服裝、圍巾、手套商品上的“菲洛索菲”“PHILOSOFIE”注冊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
至此寧夏紡織工業的“中國馳名商標”總數達到3個,分別為“圣雪絨”“絨典”和“菲洛索菲”。此次“菲洛索菲”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將有利于提升中銀絨業的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對于寧夏紡織工業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相關鏈接:
“紡織行業已經進入到了靠科技引領、支撐發展的新階段。”在近日舉行的2014年度“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大會上,“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孫瑞哲這樣說。135個項目獲得本次“紡織之光”科學技術進步獎,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國紡織科技創新新成就。
“產學研結合”“產業升級”“節能減排”……這些都是本次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的關鍵詞。今年一等獎項目之一“特高支精梳綿單紡緊密紡紗線研發及產業化關鍵技術”,就是在企業原有的產品裝置上進行改造,研發多種器材,實現“傳承+創新”的統一,推動產品換代。
傳統聚酯復合功能化技術與裝備集成度低,產品同質同構嚴重,生產企業在與高校聯合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聚酯,實現自身轉型升級的同時,還帶動產業發展;棉織物低溫快速連續練漂工藝技術可以使練漂污水ph值由12降到7—8,cod總量降低60%以上,促進節能減排……
今年獲獎項目中有52項屬產學研聯合攻關成果,占總數的39%。不過孫瑞哲坦言,就目前來說,一些技術還是走不出實驗室,“產學研用”的聯動機制并未實現根本突破。“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和行業還是要強化政策引導,加強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
本次科技教育獎勵大會,還頒發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教育教學成果獎和“紡織之光”教師獎、學生獎以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