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棉紡織(機械器材)行業協會規劃新策略
紡織企業要在一級客戶上下功夫,切實解決貿易風險問題。同時,傳統紡織要在銷售上下大功夫。與會人員還希望陜西省棉紡協會要多搞技術交流活動;堅持請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就行業和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專題研討。
陜西省棉紡織(機械器材)行業協會2014年第四次會長辦公會近日在西安召開。與會人員認為,西安紡織集團和咸陽紡織集團已進行退城入園,要充分利用好新廠房、新設備,努力搞好新技術應用,一定要生產高檔次的產品;同時要做好兩個集團的推介和宣傳,進一步提高西安和咸陽紡織的品牌知名度。
紡織企業要在一級客戶上下功夫,切實解決貿易風險問題。同時,傳統紡織要在銷售上下大功夫。與會人員還希望陜西省棉紡協會要多搞技術交流活動;堅持請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就行業和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專題研討。
陜西棉紡協會會長田福海在談到2015年協會工作時指出,一是要堅持每季一次的會長辦公會,對行業形勢和企業工作進行交流;二是繼續發揮好協會經濟運行、技術工作和紡機器材3個專業委員會作用,全年要舉辦3~4次技術研討和講座;三是要經常組織會員單位到省內外先進企業參觀考察,進行技術學習和交流;四是要堅持深入企業了解實際情況,做到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為企業排憂解難;五是積極發揮行業人力資源中心的作用,努力為企業提供人才服務。
相關鏈接:
近日,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專家委員會在東華大學宣告成立。10名來自國內學術界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成為紡織服飾博物館專家委員會成員。
東華大學校長徐明稚在成立大會上表示,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的成立與發展,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博物館的發展和學校的整體發展是一體的,在東華大學“一體兩翼”的發展模式下,博物館結合了紡織、材料、設計等學校優勢學科,服務學校教學、科研工作。
徐明稚同時表示,專家委員會成員均是來自國內學術界的有影響力的學者,為博物館帶來更廣闊的國際視野,希望各位專家齊心協力,為博物館發展出謀劃策,使博物館成為學校發展的有力支撐。隨后,徐明稚為各受聘專家頒發聘書。
徐明稚說,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作為東華大學與上海市共建的專業博物館,是體現學校學科建設水平的重要標志。博物館作為東華大學的標志性窗口和重要的教學科研基地,起到了展現學校形象、體現學科特色的重要作用。此次專家委員會的成立不僅對今后博物館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對東華大學的紡織和設計學科建設以及總體發展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據介紹,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專家委員會成員是:東華大學教授包銘新,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館長、東華大學教授卞向陽,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上海歷史博物館館長張嵐,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王茁,中國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曹意強,蘇州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李超德,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編輯部主任趙聲良,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主任嚴勇,上海博物館工藝研究部主任包燕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