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內衣家居服裝節經貿活動在汕頭舉辦
近日,第三屆中國內衣家居服裝節經貿活動在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舉辦。據了解,此次經貿活動共有近300名潮籍海內外嘉賓參加,來自國內外的158家經銷商與潮南區紡織服裝企業現場簽約訂購2015年內衣家居服新品和紡織原輔材料,訂貨總額60.05億元。
根據潮南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整個潮南區11個鎮(街)中已有超過3/4的鎮(街)擁有紡織服裝企業,共有紡織服裝生產企業1萬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77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目前,潮南的內衣家居服產量占汕頭總產量一半以上,占全國1/3左右。
相關鏈接:
得益于紡織服裝等產業的快速發展,近30年來,我國縫制機械行業也實現了高速發展,產品除滿足國內需求外,還大量出口,并涌現出了一批知名企業,如浙江寶石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杰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方正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飛躍集團有限公司、中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寧波雙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東莞市祥興針車有限公司。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提供的相關信息表明,這些年來,為應對市場變化,提高競爭力,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實現了3次創新發展。第一次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全行業實現了從家用機到工業機的轉變,產業規模和企業數量均呈井噴狀態;第二次始于上世紀90年代中至本世紀初,全行業實現了從中速機到高速機的產品升級,高速機成為市場主流產品;第三次始于“十一五”中期至最近兩年,全行業實現了從機械化到電控化的飛躍,在應用機種和應用水平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有關負責人分析指出,縫制機械行業前3次發展的推動力主要來自外部,即通過投資驅動和市場拉動這兩個引擎來實現。這種發展模式也帶來了行業發展弊端,包括粗放低效和產能過剩等,它們至今仍嚴重影響和困擾行業健康發展,亟須改變并實現突破。
但是,如何將內生動力當做未來發展的新引擎,需要全行業下功夫。對此,有業內專家預測,就產品創新而言,縫機行業下一輪發展的定位是以縫制單元為發力點的智能化建設,這已在業內達成共識。
在此次論壇上,與會代表認為,縫制行業源自內生動力的創新,應該通過3個環節來實現。
一是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原則,通過整合行業資源,優化要素組合,逐步引入行業內部分工相對合理、專業協作比較完善的競合機制,避免出現良莠不齊和盲目發展。在此基礎上,形成一批產品有特色、有水平的優勢企業,并以此主導行業有質量、有效益的健康發展。
二是重視全產業鏈建設,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縫制機械智能化是跨行業、跨學科的宏大工程,是機、電、聲、光和磁等多種技術的綜合運用。其產業鏈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傳統制造業無法涵蓋的,需要全行業協調各種社會資源,特別要高度重視配套建設,確保各環節同步協調發展。
三是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因為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在前述3個階段的產品創新,都帶有模仿的特征,自我提升的空間也相對較大。目前,我國縫制機械技術水平盡管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差距,但可供借鑒的對象有減無增,借此上升的空間已經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重視并切實加強行業相關技術的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以便從中獲取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是確保行業持久生命力的根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