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健功能紡織品年會在湖北漢川召開
近日,中國保健功能紡織品年會在湖北漢川召開,并正式發布一種新型纖維材料——殼聚糖纖維無紡布。
該無紡布研發專家、青島大學馬建偉教授在接受采訪時介紹,殼聚糖是由甲殼素經化學處理后得到的一種高分子物質,主要來源于蝦殼蟹殼,是世界上僅次于植物纖維的第二大生物資源,可自然降解且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殼聚糖纖維不僅像桑蠶絲一樣“輕、薄、透”,還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及螯合吸附性能,在面膜、尿不濕、衛生巾和護墊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據介紹,目前中國高端面膜生產所需的基布大多采用日本企業生產的384蠶絲面膜紙,導致市場供不應求,廠方借壟斷地位不斷抬高原材料價格。
而上述這種提取于蝦蟹硬殼的殼聚糖纖維,目前已攻克技術難關,開始工業化量產。這一新技術的應用,有望打破國內保健功能紡織品高端原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海南立天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小輝表示,這一新型無紡布性能優越且具有價格優勢,“2015年預計可以銷售面膜基布1億片。”
《中國保健用品產業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到2015年,保健功能紡織品行業的產值有望達到1000億元規模,并逐步將傳統紡織產業,調整和改變成為高附加值、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
在保健功能紡織品專家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保健功能紡織品產業已成為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興復合型朝陽產業,尤其在本輪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中,誰掌握了核心急速,誰就掌握了市場主導權。
相關鏈接:
記者獲悉,棉紡織龍頭企業浙江科爾集團有限公司將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蘭開斯特郡開設其第一家海外工廠,投資總額為2.18億美元。“合同已從意向投資轉為實質生效,第一期工程將在2014年2月破土動工,預計2014年10月投產。”
該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黃國剛向記者表示,去年底,公司就開始分別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美國等國家尋找投資機會,最后經過實際調研與論證,將辦廠地點放在了美國。
黃國剛稱,項目對外投資主要是為了應對國內棉紗產業勞動力、能源等成本的高企問題,避開國際市場對我國紡織產業設置的貿易壁壘,推動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實施。
科爾集團出示的資料顯示,整個項目將形成100臺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氣流紡機,年產15噸紗線,其中一期配套52臺氣流紡機、6套清鋼聯等生產設備,投產后年生產規模達到7萬噸氣流紡紗。
浙江省棉紡織工業協會秘書長劉愛華對此向記者證實稱,浙江科爾集團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第一家直接對外投資的棉紡織企業,這也是中國紡織企業在美設立的第一家制造工廠。
浙江省商務研究院院長張漢東對此向記者表示,此前制造業對外投資主要包括股權投資以及并購等,像這種直接在美國等發達地區辦廠的比較少見,其認為,隨著貿易壁壘等要素制約,以及土地、勞動力、資源等要素成本的上升,直接對外投資會越來越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