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2015年紡織工業年會在西安召開
陜西省2015年紡織工業年會在西安召開,來自全省重點棉紡、服裝、絲綢、紡機器材企業和紡織服裝院校的主要負責人120多人參加會議,會議通報了2014年陜西紡織行業的經濟運行情況,并提出了2015年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4年,陜西紡織行業在市場需求不旺、訂單減少、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的環境下,克服重重困難,仍取得了較好的業績,全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的主營收入達到293.31億元,增長13.41%;實現利潤32.77億元,增長17.25%;主營收入和利潤增長幅度處于全國領先。
2015年的工作,會議達成共識:要加強省紡織協會與企業的溝通,要積極為企業服好務。在去年呼吁省上解決棉紡企業“髙征抵扣”問題的基礎上,今年爭取再向省上呼吁解決繅絲企業和毛紡企業的“髙征抵扣”問題。
要充分發揮陜西科研院所雄厚的優勢,努力為企業與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搭好橋梁。近期將結合省上制定的陜西紡織主要發展方向,邀請相關專家介紹“產業用紡織品和功能性紡織品”的現狀和發展方向,以擴大企業的視野。對民營企業的發展需求,要實行一廠一策的辦法重點幫扶解決。
相關鏈接:
近期,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2014年度全國進口棉花質量狀況》白皮書,通報了2014年度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進口棉花監管方面的統計數據和信息。
2014年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驗進口棉花9415批,275.84萬噸,貨值共計58.1億美元;較2013年批次減少37.46%,重量減少33.80%,貨值減少31.41%。2014年全國進口棉花來自世界各地40個國家和地區;按進口棉花貨值排序印度、美國、澳大利亞、烏茲別克斯坦、巴西位居前五。
2014年進口棉花總體到貨質量狀況并不容樂觀,除了馬克隆不合格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品級、長度、強力不合格率都較去年同期均有增加。棉花四大評價指標品級、長度、馬克隆值、纖維強力總體平均不符合率分別為13.38%、4.43%、4.18%和3.97%。檢驗檢疫機構對外共出具品質索賠證書6708份,品質索賠金額為4170.28萬美元;對外出具重量索賠證書8148份,重量索賠金額為5495.52萬美元;兩項共計對外索賠9648萬美元,占進口總貨值的1.66%,為國家和企業挽回了巨大經濟損失。
2014年檢驗發現的進口棉花存在問題主要有:存在多個產地、多個批次的棉花并批銷售,導致一致性難以保證,造成降級;憑樣成交的小樣與實際到貨棉花的質量差異過大;棉包包裝不規范造成棉包污染,品質下降;是短重現象嚴重,并且部分批次存在短裝現象;存在混雜廢棉、異性纖維、霉變、板結等現象;少數境外供貨企業,不講誠信,弄虛作假。質檢總局對進口棉花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結合我國國內棉花需求以及進口棉花發展趨勢,采用信用管理、到貨檢驗等多種措施確保進口棉花質量。
該白皮書的發布,將為用棉企業提供有益的幫助和指導,也為各級監管部門做好進口棉花檢驗監管工作提供建議和參考,同時為棉花產業的宏觀質量管理與發展戰略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