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面料頻遭仿冒 專家建議登記版權
“剛推向市場不久的兩款新花色面料,被國內三四家企業隨意仿冒銷售,由于仿冒產品無需開發成本,售價較低,這兩款面料銷售大受打擊。”石獅一家紡織面料企業負責人陳先生頗為無奈。
從泉州市紡織服裝協會獲悉,如陳先生一樣,新款布料產品被仿冒的并不在少數。如何更好地維護自主知識產權成為一道難題。
申請周期長成維權障礙
走訪泉州市多家面料企業發現,不少面料企業都有過與陳先生類似的遭遇,但多數面料企業并未主動維權,積極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
為何面料企業的維權意識如此淡薄?“要不是這兩款新花色有潛力長期占有市場,也不會花大力氣申請外觀設計專利。”陳先生坦言,申請一個外觀設計專利需1000元左右,看似不貴,但企業無法準確判斷花色面料投放市場后的反應,也就無法決定該對哪一款設計申請專利,若所有款式全部申請成本又太高,因此很少有面料企業申請外觀設計專利。
“申請周期較長是企業不愿意申請的另一個原因。”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副總經理方傳榜稱,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下來至少要半年時間,由于產品更新快,部分花色面料可能在專利申請下來前就已被市場淘汰。
版權登記可作維權證明
“對于自主設計的花色面料,企業可以到福建省版權局進行免費版權登記。”方傳榜建議,相較于外觀設計專利半年以上的申請周期,完成版權登記只需10至15天,時間較短。完成版權登記后,一旦面料企業與仿冒企業發生糾紛,需要主張自己的權利時,版權登記的內容可作為企業自主創作的初步證明。
泉州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紡織面料企業在外觀性專利上的申請數量遠低于其他行業。對泉州市面料企業而言,確實沒必要每種花色都申請專利,但可以挑選一些較有市場潛力的花色進行申請,而在新花色投放市場前,可以先取得專利申請號,申請號在申請當天就可拿到。一旦拿到申請號,就意味著企業獲得了新花色的獨有使用權。
企業應建知識產權檔案
業內人士建議,企業可建立知識產權檔案,指派專人對新花色面料等產品的設計原稿、生產記錄、銷售合同等資料進行妥善保管,留作維權證據,一旦自主設計被他人搶先申請專利,企業可通過相關證據,依法請求撤銷或讓已授予的專利權無效,為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保駕護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