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服飾文化——蜻蜓飛上玉搔頭
“蜻蜓飛上玉搔頭”這是劉禹錫和天樂《春詞》中的點睛之句“玉搔頭”即玉簪,名稱始見于漢,并且有典故。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漢)武帝路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玉價倍貴焉。”就是說漢武帝見到李夫人,取其玉搔頭搔癢。這是皇帝對李夫人 寵愛的表現,這一行為大為宮女們所羨慕。
詩人在這首詩中借用這個典故,是想暗示女主人公希望像李夫人那樣得到皇帝的恩寵。希望能夠成為現實嗎?還讓我們進入詩的意境慢慢品味吧。
一個風和同麗的春日,女主人一番精心梳妝后,“新妝宜面下朱樓”。來到庭院,看著滿園春色,聞著沁人的花香,她的心底發了一絲朦朧的希望:要是此時此刻能遇上皇帝該是多幸福啊!然而庭院深深,院門緊鎖,根本無人欣賞她的新妝,寂寞的只得獨自一人“深鎖春光一院愁”。一人賞春,真的根沒勁,不得不以“行到中庭數花朵”來打發大好時光。數著、數著,感傷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這么漂亮的花都無人觀賞,自己不正是像這無人欣賞的花兒嗎?……忽然一只蜻蜒飛落到她的“搔頭”上,原來,它是把女主人公也當作美 麗的花朵了……
世上的事不可能都那么美好,盼望的東西也不可能都能得到,期待見到的人沒有來,卻有“蜻蜒飛上玉搔頭”,停之如在荷角。所以正因女子有了片刻的凝思,才能夠使蜻蜒在她的頭卜停留片刻,“蜻蜒飛上”襯托了她的寂寞與傷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