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八旬僑眷三年自制56套民族服裝
在浙江省杭州市,有位80歲僑眷潘曼霞,這位手巧的老太太用三年時間自制了中國56個民族的服裝各一套。受這位老太太的感染,她的鄰居將家中閑置的布料送給她,堪稱“百家布”。這些服裝的制作也頗為環保,例如用口服液瓶蓋作紐扣,用冰激凌盒子作小裝飾等等。
潘曼霞家住杭州市清波街道清河坊社區。她有一位兒子已在美國馬塞諸塞州定居,她的姐姐和弟弟在臺北生活。
“維吾爾族服裝色彩絢麗,苗族服裝常使用刺繡、挑花、蠟染等多種工藝,而滿族服裝最具傳統特色。”說起自制的服裝,潘曼霞頓時神采奕奕。
潘曼霞制衣的緣由,要追溯到1997年。
當時,她被香港回歸的喜慶氣氛所感染,考慮到自己有門裁縫手藝,就決定做一套56個民族服裝的大集合。心想著,等到1999年澳門回歸時,可以送給澳門。
制衣起初缺乏原料,她就四處購買,甚至拆剪家中的舊衣服。缺乏樣板,她就到圖書館查資料。
“只要聽說有民族歌舞演出,我和愛人就會背上相機趕過去,還自費到江蘇、福建等少數民族聚集區采風。”潘曼霞說,就連在電視上看到民族服裝,她都會讓愛人拍下。
潘曼霞的事情傳開后,很多鄰居都將自家閑置的布料送給她。
后來, 潘曼霞的心愿成真了。在香港回歸、香港回歸十周年慶和澳門回歸十周年慶時,她分別將三整套56個民族服裝送給澳門和香港,并受到澳門前特首何厚鏵的接見。
“現在,我希望能有渠道把這套服裝送到臺灣去。”潘曼霞說,這56套民族服裝代表中華民族大家庭的56個成員,也代表了民族的大融合。
據悉,這些服飾在杭州鼓樓清波街道文化活動中心展出后,觀看者絡繹不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