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el亮相2017巴黎時裝周展現時裝大數據
Patrick Cowley在1978年重新混音的此曲,被廣泛認為是“I Feel Love”最流行的版本之一,他把原曲中的節拍點放大后重新整合,形成一個此起彼伏的循環,讓原已經叫人腎上腺素激增的節奏,變得更為亢奮——在這首歌之前,電子樂、或是舞曲,從未如此嫻熟地混合電子合成器的脈沖音效和電子節拍器的節奏音。



這和被布置成數據機房的Chanel 2017春夏女裝發布會秀場頗為相稱,那些數字音符,就像插著網線的交換機上的LED指示燈一樣,蓄勢待發。但不等這節奏達到高潮,戴著白色頭盔和護甲、身穿斜紋軟呢套裝,武裝成Chanel機器人(The Chanel-bot)的模特便走向伸展臺。這幾乎是本次2017巴黎春夏時裝周上最超現實的一幕:Chanel版本的Daft Punk?3年前,當這對法國電子樂組合重出江湖時,便是以太空頭盔搭配Saint Laurent的西服套裝。
在如今這個社交媒體時代,一個剛出爐的時裝形象從曝光到發酵,花費的時間可能超不過5分鐘,而這其中用來留給人們消化它的比例,恐怕也就幾秒鐘。盡管秀場上,進入高潮階段的“I Feel Love”的合成器脈沖音效幾乎在挑戰人類的血液流動速度,模特們的步伐也愈加迅猛,但還是比不過網絡的捷足先登——從這點上講,此次的秀場主題并非只是花瓶式的噱頭,因為蒞臨現場的近千位嘉賓正是活生生的數據交換機,而Chanel的新秀,當之無愧是誘生數據的中心。


Karl Lagerfeld于秀后謝幕
“好可愛啊!”、“Chanel的大白”、“想要”、“每一季都差不多”、“Chanel也要玩二次元了嗎?”……這些直白簡單的評價,是Chanel“數據中心”傳播后得到的一部分反饋——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對于家住在成都的梁太太而言,這些評論都抵不過她心中對Chanel執迷的一個形容詞:優雅。作為長輩,在得知我此次會參加新秀時,她表現得像個初入社會的小女孩一樣激動:“給我拍點現場,好想看。”盡管憑梁太太的消費能力,以品牌貴賓的身份受邀前往巴黎看秀并非遙不可及,但她對此卻總是心有芥蒂:“咱是個干小買賣起家的,我怕萬一有個什么閃失,叫人笑話。”
梁太太這一代,通過自身的打拼和時代的紅利,完成了資本的累計,和大多數新貴階級一樣,她將光宗耀祖的希望傾注在入了女兒嘉婷的身上,這其中除了國際化的教育支持,也包括 Chanel。嘉婷今年18歲生日時,梁太太給她買了一件軟呢大衣,一個小牛皮口蓋包以及一條真絲圍巾作為禮物。但結果卻事與愿違,她痛心地看到女兒用一件邋里邋遢的破兜帽衫和一雙臟兮兮的球鞋搭配這些精致的衣物——“哪有女孩子會這么穿Chanel的!?”。而讓梁太太氣得儀容不整的破兜帽衫,來自Vetements:“她跟我說這么一件破衣服要上萬塊,哪里來的道理呀,以前我開鋪子賣這種衣服,最多要50塊。”
但嘉婷不理會母親那一套,她說煩透了母親在微信朋友圈里關于女人要如何變得優雅這一套雞湯理論的傳播:“我都把她屏蔽了,她還經常直接在微信小窗口里發給我那些推送的鏈接。”但嘉婷對Chanel并不反感,她也會穿著母親買給她的禮物,但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即便Vetements不像現在那么流行,我也不會像我媽那樣穿衣服,可能我會配連體衣或者運動褲。”
當我把用手機拍攝的Chanel 2017春夏秀場圖發給梁太太時,她迅速將其轉發至朋友圈,配合的文字核心內容仍舊是“優雅”(隨后還不忘自己給自己點個贊),嘉婷不關心時裝周和新秀,她只關心什么時候能在店里買到鐘意的新款:“過去我還在網上關注幾個博微大V、微信大號,從他們那里看,但后來都給取消關注了,要么太水太low,要么不知所云,我現在只翻墻看Instagram上的官方號和國外的街拍,也沒特別留意什么攝影師或者博主,我只看圖合不合心意、有沒有想買的東西。”













時至今日,已經鮮少有人在對傳統的時裝評論有所在意,和即秀即買的商業模式一樣,“所見即所得”的主觀意識儼然讓每個人都可以忽略過去的權威,自行論斷一場秀的優劣,這讓時裝媒體甚至KOL的影響力都僅僅滯留在了同質化的傳播渠道。在本次巴黎時裝周開幕前夕,Vogue.com的一篇由自家時裝編輯議論構成的小品文掀起唇槍舌戰。文中,該網站時裝新聞編輯Alessandra Codinha指責當下的時裝界正在被拿錢辦事的網絡紅人們搞得烏煙瘴氣,而諸如Susie Buble、Bryanboy等博主則反擊對方完全由于昔日精英階級的優越感的消失殆盡而吐酸水,更多持中立態度的媒體則認為雙方都是一丘之貉。未等這股硝煙散去,關于微信訂閱號閱讀量作假的消息又成為輿論焦點——“你活在你自己的世界里,但那不是事實”,這是希拉里在前不久舉辦的總統競選電視辯論直播上,和對手Donald Trump說的一句話,而這句話,放在眼下的時裝界再合適不過,而時裝也早已不是用美或丑就能斷定的課題,因為“人”在其中所產生的影響不可估量。
同樣,嘉婷認為母親對于優雅的概念也停留在止步不前的階段,在她看來,Chanel一直是屬于有故事的女人才能駕馭得起的:“花瓶穿Chanel就是花瓶,殺手穿Chanel還是殺手。”
Chanel 2017春夏女裝系列呈現的形象,既不是花瓶,也不是殺手,而是一種泛年輕化的主題。就像梁太太和嘉婷這兩代人的不同角度一樣,縱然彼此的態度有著天壤之別,但Chanel仍舊是一座停留在其腦海中、有著持續影響力的數據中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