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國際時裝周大力引“鳳凰”
出于設計需要靈感的論斷,名設計師喜歡通過不斷地“換東家”來滿足自己的設計需求、追求精神層面的愉悅,而他們追求的一種極致就是讓明星酷愛、市民喜歡穿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裝,計文波、曾鳳飛、潘怡良、蔡美月以及劉小飛等多位“中國十大設計師”已經推出或即將推出屬于自己的服裝品牌,如劉小飛的“Xiaofei”、曾鳳飛的“Fengfei”。作為定位兩岸卻致力于打造國際時裝發布盛典的海西國際時裝周,成了這些名設計師的新選擇。
在本屆海博會上,曾鳳飛在接受本報筆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服裝與世界頂級服裝在質量上不相上下,一些大牌甚至把服裝訂單交給中國服裝企業貼牌。所謂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名設計師的個性以及個人魅力、品牌內涵和品牌影響力上,如阿瑪尼打造的“Armani”品牌、范思哲締造的“Versace”王國,基本上都離不開設計師本身的設計天賦、后天的努力、權威的設計發布舞臺以及品牌推廣力度,“中國需要大的品牌服裝企業以及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的品牌設計師”。目前,包括曾鳳飛、楊紫明、劉小飛等“誕生”于石獅的知名設計師已經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而海西國際時裝周的出現也給他們提供了更多機會。
作為國內頂尖的設計師,“曾鳳飛們”對于服裝趨勢發布已不滿足于量上的累加,他們更注重質。對于海西國際時裝周,曾鳳飛認為第一屆的規模之大已經超出其預料,對于眾多知名設計師尤其要打自己品牌的設計師來說,海西國際時裝周是個不錯的平臺。對于海西國際時裝周的未來,曾鳳飛認為其應該步伐跨得更大、更遠、更有力度,邀請國內外知名大師帶來其最新力作。
一方面,此舉會吸引眾多國內外服裝企業的設計總監以及資深買手到場,幫助海西國際時裝周提升專業水準和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則可以實現設計與石獅生產企業的產業對接。在創意經濟時代,優秀的設計往往能帶來無法預料的市場前景。作為已經形成整個紡織服裝生產產業鏈的石獅,在設計和產業對接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便利條件,正如石獅一家服裝企業的設計總監在海西國際時裝周上說的那樣,這邊只要有中意的設計產品,生產企業可以馬上接單制作,設計到成衣流程之快在國內幾大服裝板塊中名列前茅。
就服裝這一塊,石獅什么都不缺,唯獨缺的就是設計和創意,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晉江、石獅的品牌服裝企業都把設計總部搬至創意和設計人才從不缺乏的廈門、廣州以及上海的原因之一。如今,通過海西國際時裝周多少可以彌補設計和創意不足的缺陷,但追求個性的名設計師和希望趨勢發布真正“落地”生產的服裝生產企業的期望不僅僅如此,他們都需要更好的、更權威、真正能實現價值的海西國際時裝周,一個能夠讓他們實現夢想的舞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