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重大變局下的浙江紡織品貿易
近3年,紡織品貿易發生重大變局。盡管如此,浙江著力發揮比較優勢,努力克服各種壓力和困難,保持紡織品貿易的良好發展勢頭。2008年,紡織品貿易又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要積極適應國際貿易環境和貿易條件新變化,在轉變外貿增長方式上狠下功夫,增強國際競爭力,實現紡織品貿易又好又快發展 浙江是全國主要的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基地,紡織品貿易對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關系重大。2005年以來,利用紡織貿易一體化平穩過渡的有利條件,克服歐美設限和貿易政策變化等不利因素,全省紡織品貿易穩定較快增長。面對中歐協定即將到期和中美協定期只剩一年,紡織品貿易又將遇到新的考驗。營造穩定和有利的國際貿易環境,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是紡織品貿易進一步發展的戰略選擇。 一、2005年來紡織品貿易環境大變化 近3年,紡織品貿易發生重大變局。貿易環境劇烈變動,貿易政策頻繁調整,紡織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紡織品貿易一體化進入新的過渡期。根據《紡織品與服裝協定》的規定,2005年起,全球紡織品貿易開始一體化進程。隨著紡織品配額取消,我國被長期壓抑的紡織品增長潛力迅速釋放。由于短期內我國紡織品出口猛增,歐美等國相應采取了特別保障等設限措施,一體化進程起始之初即受阻。當年4月4日起,美國先后對我國輸美的10類紡織品實行臨時配額制度;4月6日,歐盟公布了《特別保障行動指南》,變相提出了要我國對紡織品自我設限的要求。經過艱苦談判,我國政府與歐美簽訂了紡織品貿易雙邊協定,輸歐美紡織品重新實施配額管理。中歐簽署《紡織品貿易諒解備忘錄》,規定對中國向歐盟出口的10類紡織品實施數量限制,并決定2008年起歐盟對中國全面開放紡織品市場;中美簽署《關于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的諒解備忘錄》,規定對中國向美國出口的21類紡織品實施數量管理,終止期為2008年底。中歐、中美協定的簽署,標志著全球紡織貿易一體化進入平穩過渡期。少數紡織品的數量限制換取了大多數紡織品的自由貿易,換取了歐美克制使用紡織品特別限制措施的承諾。 (二)我國政府大幅度調整紡織品貿易政策。根據中歐和中美協定,我國政府對向歐美出口的31類紡織品采取了配額管理措施。規定了配額分配方式。2005年,輸歐紡織品配額按企業出口業績分配。2006年,輸歐美紡織品配額,采取70%按照出口業績、30%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分配,允許配額轉讓;共進行了兩次按業績分配和兩次招標。2007年,按業績分配的配額類別由原來的31個變為18個,其他13個類別全部參與協議招標;共進行三次按業績分配和三次協議招標。為避免紡織品出口配額流動泛濫,配額流通自2007年11月1日起受到數量限制。 近兩年,國家兩次下調紡織品出口退稅率。2006年9月,出口退稅率調整范圍涉及棉紡、化纖、絲綢、毛紡和針織等10多個主要子行業,包括部分紡織化纖原料及紗線、面料和紡織制成品,出口退稅率下調2個百分點。2007年7月1日起,又將服裝和粘膠纖維類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分別下調2個和6個百分點。 國家還對紡織品加工貿易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規定從2007年8月23日起,對東部地區不再新批企業從事限制類商品加工貿易,并實行銀行保證金臺賬"實轉"管理。9月,又允許加工貿易企業可以現金、保付保函等多種形式繳納保證金臺賬。 二、近三年紡織品出口增長良好 中歐、中美協定的簽署,雖然重新施行配額管理體制,但是創造了穩定和可預見的貿易環境。2005年以來,浙江充分利用這一貿易環境,著力發揮比較優勢,努力克服各種壓力和困難,保持紡織品貿易的良好發展勢頭。 (一)紡織品出口平穩較快增長。統計局數據顯示:2005年和2006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包括服裝和化纖)企業出口交貨值分別為1563.7億元和1813.7億元,增長20.8%和14.9%;2007年1-9月,出口交貨值1486.6億元,增長15.4%。海關數據顯示:全省紡織品(包括服裝,下同)出口額,2005年和2006年分別為244.4億美元和297.2億美元,增長24.3%和21.6%;2007年1-8月出口額230.7億元,增長20.1%。 紡織行業依然顯示全省出口支柱地位。2005和2006年,紡織企業占規模以上企業出口交貨值的比重分別為26.4%和24.1%。近三年,浙江紡織品出口增幅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05年紡織品出口額居全國第一,近兩年居全國第二。 紡織行業出口結構發生積極變化。三大行業中:化學纖維制造業高速增長,2005年和2006年出口交貨值分別增長81.7%和39.8%,2007年1-9月增長79.1%;占規模以上企業出口交貨值的比重,從2004年的0.29%提高到2007年三季度末的0.85%。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和紡織業增速相對平穩,但前者的年度增速高于后者3到4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紡織行業出口的加工深度在穩步提高,從初級產品向深加工產品提升,從一般紡織面料向新型纖維原料拓展。 (二)紡織品配額獲得量在全國領先。紡織品貿易的平穩較快增長,依托于區域產業的比較優勢,建立在配額分配較多的基礎之上。近三年,在輸歐美紡織品配額分配和招標中,浙江獲取配額的企業數和總量,在全國均居第一或第二。如2006年輸美21類紡織品首次分配配額,浙江配額總量居全國第一,其中織物配額和服裝配額分別占總量33%和20%以上。輸歐紡織品出口許可數量第一次招標,浙江有609家企業中標,占全國中標總數的18%,獲配額分配量占全國的30.8%。2007年輸歐、輸美紡織品配額招標,浙江企業中標數仍居前。第一次協議招標,浙江中標企業905家,占全國總數的21.6%,居全國第二。輸歐美二次分配配額,浙江有791家企業獲得配額,占全國總數的25.4%,列全國第一。輸美紡織品第二次協議招標,浙江中標企業1084家,占全國總數的26.5%,居全國第二。輸歐紡織品第三次協議招標,浙江中標企業567家,占全國總數的23.5%。 (三)紡織品出口單價總體上升。據海關數據計算,浙江出口紡織品(剔除非紡織物制作的服裝)平均單價:2006年為1.52元,比2004年的1.37元提高10.9%;2007年1-8月則為1.54元。在兩大類(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服裝及衣著附件)19個類別中,2006年平均單價比2004年提高的有12個,提高面為63.2%。分別是合成短纖與棉混紡紗線(縫紉線除外)(提高106.75%),絲織物(提高55.8%),人造纖維短纖紗線(縫紉線除外)(提高23.05%),合成短纖與棉混紡機織物(提高19.12%),棉浴巾(提高17.87%),織物制襪子(提高16.6%),織物制服裝(提高12.95%),亞麻及苧麻機織物(提高12.52%),手帕,棉機織物,織物制手套,帽類。紡織品出口單價總體上升,一方面表明出口紡織品的品質穩步改善,性價比更趨合理;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出口設限、成本上升、退稅率下調和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壓力下,不少企業通過提高出口價格來消化一部分減利因素。 (四)紡織品出口市場更趨多元化。對歐盟和美國的出口由高速增長向適度增長回歸。2005年,浙江輸歐美的紡織品出口分別增長50.1%和55.5%,比上年提高33.9和26.1個百分點。受配額限制,2006年,對歐美出口增長率減緩至21%和11.5%;2007年1-8月,浙江對歐美出口分別增長15.6%和13.5%。 對歐美出口比重下降的同時,對部分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長明顯。歷年來,浙江紡織品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國家,2005年其出口額所占比重為46.7%,市場依賴度過高,產業風險較大。2005年紡織品出口波動后,企業重視開拓新興出口市場。2006年,浙江對非洲和拉美的紡織品出口分別增長29.8%和49.1%,高于出口歐洲和美國24.7%、11.5%的增幅,占紡織品出口的比重為8.9%和6.7%,分別比上年提高0.5和1.2個百分點;此外對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的紡織品出口增長191.2%和87.8%。2007年1-8月,對非洲和拉美的紡織品出口比重又提高到9%和7.5%。浙江紡織品出口額超過一億美元的國家和地區逐年增加,從2004年的43個增至2006年的52個。 (五)紡織行業投資止降回升,"走出去"步伐加快。遭遇紡織品出口大波動后,多數紡織企業認識到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性,加大引進先進設備。2006年,紡織機械進口7.9億美元,增長21%。2007年前7個月,紡織機械進口5.9億美元,居各省市區的第二位,占全國紡織機械進口總額的21.4%;增速達57.2%,高于江蘇(24.2%)和廣東(5.4%)。2005年,全省限額以上紡織行業(包括紡織服裝、化纖)投資462.2億元,增長3.4%。2006年和2007年1-8月,紡織行業投資分別達525.3億元和382.6億元,增長18.4%和19.1%。而為規避配額限制和貿易壁壘,進一步利用好國外資源,紡織企業加快"走出去"發展步伐。目前,紡織服裝企業約占全省在境外生產企業總數的20%。如寧波申洲針織集團有限公司在柬埔寨建立了日產23萬件服裝的紡織廠,吸引國內行業上下游企業或同類企業集聚發展。 三、紡織企業生產經營難度加大 2005年以來遭遇紡織品貿易的重大變局,加之國際貿易條件發生新變化,紡織企業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和困難。 (一)配額限制紡織品出口能力發揮。近3年,浙江企業所獲得的輸歐美紡織品配額數量雖在全國領先,但遠低于出口能力,導致出口增速放緩。如諸暨這一全球最大的襪子生產基地,2005年對美出口襪子量占全國總量的30.3%,而制襪企業配額中標量只占全國招標數量的6.1%。2005年下半年輸歐紡織品配額分配相當分散,有些服裝企業分到的配額只有幾件或十幾件,根本無法出貨。而紡織品配額市場調劑不規范,加重了企業困難。如2006年初,由于配額供求矛盾突出和一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