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鞋業群雄逐鹿2008奧運會,究竟最后鹿死誰手?
人們都說,08奧運是中國商家的空前盛宴,那于體育用品業來說,就更無疑是一場難得的饕餮了。難怪乎甚至有業內人士預言,08奧運將是體育用品業的又一個春天。言下之意,似乎繁花似錦、璀璨輝煌的行業盛景已是指日可待、觸手可及的事。 誠然,08奧運的舉辦必將為國內體育產業帶來更大的發展契機,但對于某些體育企業來說,機遇卻是與風險并存的。 正所謂“無商不艱”。于所有運動品牌來說,奧運商機雖然在時間上彼此際遇均等,但要切實享受到際遇的碩果,卻無疑要經歷一場更為慘烈的資源爭奪戰、市場爭奪戰。因此,奧運未至,市場的血腥味卻已悄然彌漫…… 由此可見,08奧運對國內體育用品業來說,既是個機遇,也可能是個分水嶺。誰在這場盛宴的角逐中獲勝,誰就將笑在最后;相反,誰要是沒把握好這個機遇,在這場轆戰中敗北,誰就將輸掉這席盛宴的入場券!待08奧運的熱潮退去,企業面臨的將是更加艱辛的局面…… 正因如此,自申奧成功以來,國內運動品牌紛紛旗鼓大張,厲兵秣馬、嚴陣以待。就以安踏為首的福建體育企業來說,近年更是奇招迭出,各有千秋。 安踏贊助乒乓球聯賽,十運會,甚至贊助CBA延續到2012年,打破了國際品牌壟斷國內頂級賽事的格局…… 貴人鳥贊助中美巴籃球對抗賽,集姚明、科比等五大明星的魅力傾力凸顯專業運動品牌路線…… 愛樂贊助2006全國電子競技運動會,期待搶占該項賽事可能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的潛在契機…… 匹克贊助歐洲聯賽并成為休斯頓火箭隊的贊助商…… 361°與央視5套聯手打造“娛樂籃球”…… 等等。 在如此慘烈的體育營銷FromEMKT.com.cn戰中,晉江企業付出的代價是龐大而驚人的,所幸的是多數企業都搶得了可觀的行業資源,為08高峰的爆發積淀了能量。 然而,值得探究的是,品牌的發展僅靠推廣傳播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說推廣傳播是空中攻勢,那么企業的組織管理平臺、營銷體系和市場推進則是陸戰火力。占領行業資源需要空中優勢,更需要地面力量去實現。體育贊助可以使品牌迅速與消費者進行有效的交流,但如果企業的管理平臺滯后、營銷體系、市場推進滯后,企業運營的價值鏈就會脫節,企業花巨大代價建立的空中優勢就無從實現最終的經濟效益。 從目前晉江運動鞋業來看,安踏執其牛耳,特步、361、貴人鳥、匹克、喬丹等則緊跟其后,相互追逐。而其他百十多個品牌則遙望項背地跟隨其后,倍感艱辛地充當著拾遺補缺的市場角色。這其中還不乏一些曾經輝煌一時的老牌企業。這些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方面都不弱,在推廣傳播方面也有過不菲的投入,為何就淪落到如此艱難的境地呢? 我們暫且來看一下這些企業的發展歷程。 早在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以前,晉江運動鞋業尚處于作坊工廠的純加工生產階段,以出口外貿為主;到九十年代初,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成果的逐漸顯現,國內的經濟活力日漸高漲,開始有些企業盯上了國內市場,陸續在全國各大鞋服批發市場開辟了自己的行銷陣地;隨著消費需求的迅猛增長,這些企業在這次商機的把握中賺得盆滿缽滿。 鮮明的成功案例吸引了絕大多數晉江鞋服企業向國內市場的轉移,有樣學樣、手忙腳亂地到處開批發檔口、找批發商,甚至有的小企業放棄自己的工廠作坊,到外省鞋服批發市場開設檔口搞起了批發。在這一輪的市場角逐中,有些晚入的企業沒把握好對批發商的篩選、沒把握好市場的維護,雖然搶到了一席之地,卻在無形中已輸掉了第一局——市場爭奪戰。 隨著全國范圍內鞋服批發狂潮的升級,各省市紛紛以建設大型鞋服市場作為搞活經濟的重要手段;一時間,全國鞋服批發市場成倍的增加,規模一個比一個大,鞋服行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盛況。 繁榮意味著競爭的加劇!隨著繁榮的挺進,國內批發市場已是“紅海”一片,許多企業日漸艱難地維系著在批發市場的微利搶奪。而在同時,有些國際品牌卻在國內開起了一個個特許專賣店。同樣的產品,價格卻是國內產品的好幾倍,而且消費者還頗以購買專賣品牌為榮,品牌消費日益受到更多消費者的追捧。 在此關頭,有些企業迅速發現了其中的奧妙,于是也樹起了自己的品牌,搞起了特許專賣模式,嘗試著策劃各類品牌傳播推廣活動。正是這一英明果敢的轉型決策,許多企業從此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這次關鍵的轉型中,這些企業不僅完成了從“產品制造”到“品牌創造”質的轉變,更重要的是,他們爭取到了極其寶貴的渠道資源:最具經營理念、最具經營實力、最具市場硬件的代理商!爭得了行業內的先發優勢,成為率先與消費者做精神交流的行業品牌。這其中,以安踏為首的幾個晉江著名品牌就是成功轉型的先知先覺者。而其他后來跟進的企業則毋庸置疑地又輸了第二局——資源爭奪戰。 隨著安踏等的成功轉型,其他企業也迅速跟進,一時間,晉江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接踵而來的明星代言戰、央視廣告戰、體育贊助戰的如火如荼則似乎顯得更順理成章。畢竟,對于模仿,很多晉江企業堪稱是技高一籌。正因如此,也就有了筆者曾戲言的“晉江頻道”、“晉江現象”、“晉江模式”。晉江運動鞋業的第二次“紅海”局面再度形成…… 正當此時,申奧的成功再度掀起了這片“紅海”更壯闊的波瀾! 筆者認為,奧運的契機正是晉江運動鞋業再次由“紅海”向“藍海”轉變的分水嶺。在這個重要的轉變進程中,除了企業的品牌戰略定位務求精準外,支持戰略實現的管理平臺、營銷體系的建設和優化更是重中之重!品牌傳播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地面平臺的支撐和市場的跟進,“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事實上,我們很多企業雖然名聲在外,內部卻是捉襟見肘,執行力疲軟,發展后勁不足。 據筆者前段時間對市場的了解,我們很多企業雖然在廣告戰中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甚至中國馳名、中國名牌等最高的權威榮譽也早已收入囊中,但實際上卻面臨著非常多的發展瓶頸。公司的內部組織缺乏前瞻性,陳舊老化甚至部門殘缺不全;作業流程混亂,管理流堵塞,各層級信息不對稱,公司、總代理、零售商之間無法進行管理對接,公司對渠道的管理幾乎失控;企業供應鏈脫節,反應遲緩,銷售機會一再流失;貨品流效率、資金周轉率嚴重低下,渠道內被庫存壓得苦不堪言!陷入了三方利益博弈的艱難局面;終端運營的管理更是鞭長莫及,陣地一再被對手蠶食。在江蘇的昆山市,安踏在一條不到兩公里的街面上開設的專賣店就達13個之多;在很多縣級城市,同時開兩三個雙門以上店鋪的品牌比比皆是。在如此慘烈的終端資源搶奪戰中,你沒有更精準的戰略定位、沒有成型的營銷體系、沒有相應的管理平臺做支撐,企業如何能走出這片惡浪滔天的“紅海”呢?!誰還有足夠的資本再輸掉第三局呢?! 在這關鍵的時期,有的企業就覺醒得比較快,迅速致力于脫身“紅海”混戰的泥沼,潛心修煉。表面看起來波瀾不驚,沒什么大動靜,而暗地里卻在閉關修練內功。有的企業甚至同時與好幾家專業顧問公司合作,把企業運營價值鏈的關鍵環節,如營銷管理平臺的建設和優化、快速實效供應鏈的建設、貨品流效率的提升、渠道規劃和管理的強化、特許專賣營銷體系的優化、直營體系建設和管理、區域分支機構管控等等,都與相應的專業咨詢公司開展合作,力爭短期內快速強化。自己則云游四海,為品牌的戰略定位爭取更大的價值籌碼。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因此,面對在即的08盛宴抑或分水嶺,07年,正是我們沙場點兵的最后時刻! 請問,您準備好了嗎?! 胡寶明:資深實戰派營銷企劃人,上海至匯營銷咨詢有限公司高級顧問;曾先后于國內幾家知名企業擔任企劃和營銷管理要職,目前主要致力于國內鞋服市場和現代企業運營的研究,對中國鞋服產業和企業運營有獨到的見解。是國內多家鞋服專業媒體的特約撰稿人,并兼任數家鞋服企業的營銷管理顧問。聯系方法:13015832600QQ:342060981Email:hubaoming@163.com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