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中國綜合優勢不可替代
隨著國際紡織服裝訂單向中國的大量轉移,紡織業經歷了一個產能急劇擴大的過程。但眼下一個新動向是,為了追逐成本洼地,不少外企紛紛遷往越南。不過,晨風集團董事長、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尹國新認為,日本市場依然看好中國,紡織服裝企業不要因為一時的訂單轉移而過度恐慌。
越南市場成長很快但比重很小
合田伸一是《纖維NEWS》上海支局支局長。他說,日本市場是個很苛刻的市場。近年來零售業競爭激烈,日本商社的利潤大幅下降,從中國進口紡織服裝產品首先追求低價格。此外,還追求小批量、短交貨期、高質量。而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原料價格上升等因素影響,這些要求便難以滿足。因此,日本企業為分散投資風險,紛紛在越南、印度、泰國等其他國家投資建廠。“中國加一”已成為日本業界的一種動向。
合田表示,“中國加一”策略實施以來,越南市場成長很快,但在日本進口市場中占的比重仍然很小。從中國進口的紡織服裝產品占85%,越南只占3%。
中國綜合優勢不可替代
不少日本企業表示,不管是東南亞還是其他地區,難有在產能和產業鏈等優勢上與中國相提并論的。作為日本市場大批量供給基地的,只有中國。
合田分析說,第一是產業規模容量有限。越南8000萬人口規模只和江蘇省相當,無法承接所有日本企業市場轉移。第二是技術因素造成的品種限制,越南紗線、面料生產尚比較落后,不具備從面料到縫制加工一條龍的生產能力,目前只能生產制服、工作服、男性西服等流行性不太高的產品,生產時裝還不現實。
尹國新分析說,中國優勢已不單純是生產成本,而是以技術、產業鏈支撐的綜合成本優勢。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已形成了從紡紗、織布、印染到服裝的完整產業鏈,市場化程度最高,配套最完備。更何況,價格是由供求關系確定的,如果追求低價的采購商都涌入越南,采購量一大,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世界分工體系調整帶來新機遇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調查顯示,日本企業對中國注重的各項指標中,“高附加值生產能力”和“研究開發能力”呈上升趨勢。
尹國新說,紡織服裝業近年來遇到危機,產品附加值低,辛苦錢越來越不好賺了。要利用緩沖期“鍛煉好身體”,設法抓住更多的產業鏈條,提供增值服務。首先在生產環節,通過更為科學嚴謹的工時、流程管理,有約30%的成本節約空間。其次,除縫制外,還要能為品牌商提供面料、輔料、翻新款式。不僅貼牌的利潤能增長許多,不可替代性也將更強。第三,要為品牌商提供縱深服務,比如儲運、物流配送等。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