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紐約時裝周提倡關注男裝平牌成長
其實近年來,每年2月、9月專為女裝而生的紐約時裝周也讓男裝分得一杯羹。不過問題在于,2月紐約時裝周發布的男裝系列在時間上正好和1月歐洲男裝周接近,但9月的發布就要比在米蘭、巴黎的男裝秀整整晚了三個月。而設計師們主要的抱怨是這樣一來,9月的時間點非常不利于商業運作。
“我已經加入CFDA(美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十年了,我們嘗試那么做也十年了,”策劃紐約男裝周的設計師John Varvatos說,“如果我們計劃去嘗試,那會有一個比以前更好的表現,因為我們有更大的設計平臺了。”
美國設計師偏愛去歐洲做秀
“我喜歡在紐約發布,當然我之前大部分秀都在那里進行,”在轉戰米蘭的三季之前,varvatos在紐約創造了最大規模、到場名人最多的男裝秀紀錄,“現實是男裝市場在米蘭男裝周的6月20日就開啟了,而紐約的發布將一直到9月才呈現于公眾面前。”如此,將生產基地設在歐洲的美國設計師大可不必接春夏系列的單了(6月米蘭男裝周是發布來年春夏系列),歐洲的工廠已經無暇顧及大洋彼岸姍姍來遲的他們了。
而對于在發展中國家生產服裝的同類型品牌來說,也許會有更大的彈性空間。若有選擇,恐怕各路神仙都會偏向于在讓買手進入自己的showroom之前就大力生產即將發布的新款吧。“所以你怎樣在一場時裝秀后取得最佳的回報呢?你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但作為國際性品牌的你在美國做作秀的回報少之又少。我之所以喜歡在紐約做發布是因為這里是我們的基地,這很不復雜,但不代表這是一件明智而合理的事情。”Varvatos道出了心聲。
因此,盡管近年來世界各地都在為來自紐約的設計叫好,但美國設計師還是想法設法地要去歐洲舉行時裝秀。最近的一個例子是設計師ThomBrowne,Browne已經以靜態秀涉獵多季弗洛倫薩的PittiUomo男裝展,而由他出任創意總監的Moncler GammeBleu更是常駐米蘭男裝周,Browne最近更表示欲將在巴黎發布主線。“作為一名美國設計師我很驕傲,”Browne說,“但我們不得不在一個真正的男裝銷售季來販賣。從產品角度來說,在6月及7月上旬做銷售是極為重要的,這意味著可以早兩個月完成下個系列,這是不容易做到的。甚至,可以更早點著手干,因為我們必須使每個環節都準備就緒。”他相信在歐洲作秀的優勢不僅僅在于時間段上,還能比紐約吸引更多國際觀眾。
已經參加兩次巴黎男裝周并將繼續參與的設計師Tim Hamilton持相同意見:“要在紐約得到國際關注,特別是男裝,難度是顯而易見的。”不過他還是在紐約時裝周上保留了部分“曲目”,比如派對和他副線——redux的靜態秀。“我尊重紐約時裝周向來以“鼓勵新設計師”為主的原則,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但這很缺乏組織性,在日程安排上為什么不能多點選擇呢?每個人都在抱怨擁擠不堪的日程,秀的數量太多了。如果為男裝另辟一時間段,我會考慮回來。”Hamilton的態度很明確。
{page_break}
市場行為造就的“權威性”
CFDA(美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ImgFashion(全球奔馳時尚周管理組織)的立場是:如果男裝設計師還是傾向于在歐洲做秀并具有可行性,那對設計師本身來說也是更有利的。不過ImgFashion的副主席Zack Eichman也說道:“我理解對于因時尚關系而缺少買手關注的憂慮,但時裝周始終是媒體活動。或許買手們的確需要具有指向性的時裝秀,但他們往往是在showroom做決定的。其實雇用模特、做發型、化妝,花光所有的錢來辦秀無非是一場市場活動。多年以前,JohnBartlett等男裝設計師們就在紐約市場周期間舉辦時裝秀。所以,即使真的需要一頂紐約時裝周的“帳篷”,那也不代表能獲取“帳篷”外核心支持者的關注。
當年HelmutLang移師紐約而改變了歷史。1998年Lang說,他不會等待當時還在10月舉行的紐約時裝周,而其它設計師也以他為“榜樣”,結果紐約時裝周不得不提前六周,定于今后都在9月舉行了。幾乎在同一時間(也可能是受了Lang“男女通吃”時裝秀的影響),很多美國設計師開始將男裝look融入他們的女裝發布中,因此也為男裝秀的普及開啟了大門,雖然男裝還是被淹沒在女裝趨勢的萬變莫測性及視覺魅力中。自從Trovata、Cloak、ThomBrowne一度成為時裝界的“代言人”,美國男裝設計師的數量在過去十年間激增,而美國男裝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要舉辦一個獨立的男裝周肯定很有可看性,但會在日程以及如何擴大全球影響力上碰到障礙,這里存在一個巨大的問號。”
Img的Eichman客觀地表達了意見:“我不知道當設計師們還有其它機會表現自己時是否有必要依舊在紐約及歐洲時裝周上演時裝秀。這個產業需要一個充滿生機、能帶來不同聲音的設計師團體,這樣才有讓人去關注他們的動力和原因。”相比之下,米蘭、巴黎的男裝周可能更具權威性,每年1月和6月,米蘭、巴黎專為男裝設立單獨的時裝周,而且負責它們的時尚組織都努力地以官方的嚴格標準把那些缺乏才能或不相干的人、事擋在時裝周之外。對于很多歐洲時裝屋,特別是意大利的品牌,男裝生意是他們總額的將近一半,所以他們也總是在男裝周上花大力氣來反映這一點。而另一方面在紐約,任何一個足智多謀、財力雄厚的人都能辦上一場秀,且進入時裝周日程,不過這也是這個城市為新晉設計師搖籃的原因。
{page_break}
不乏本土支持者
當然,紐約也不乏支持者。“我覺得紐約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正合適的環境,”設計師MichaelBastian說,“我們比大多數人幸運是因為我們在意大利生產制作,在6月的米蘭時裝周期間位于Brunello的showroom就向零售商開放。而到8月銷售結束后我們才辦秀。雖然我們出于媒體曝光的考慮要在新系列上做改動,但零售商們事先已目睹了完整的系列。除了生意運作上,以美國視角來評論你的作品也很重要,要知道夾在Dolce&Gabbana和RobertoCavalli之間做發布是多別扭的事情!”
DuckieBrown的DanielSilver和StevenCox也作出了承諾:“DuckieBrown是一家紐約公司,這里是我們的基地。你不能從一個城市索取了那么多而不回報給它。支持紐約時尚是我們的責任。如果我們還將在這里生活下去就一定會在這里辦時裝秀。每個人都覺得‘國外的月亮更圓’,或許是,但我們認為這里更合適。我們曾經在米蘭辦過一次秀,它的確帶動了那里的銷售,但畢竟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那里的品牌太多了,你必須面對Armani、Prada、Dolce&Gabbana。紐約是妙趣橫生的城市,尤其是最近五年,男裝品牌的發展很好。”
話說回來,紐約時裝周也不乏本土各大牌的支持,剛過去的2月時裝周,男裝場次50有余。就拿CalvinKlein來說,雖然6月在米蘭打拼,但2月必回歸紐約發布新系列。而且在曼哈頓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男裝品牌也為男裝周的獨立推波助瀾。
“如果能把紐約時裝周的前兩天預留給男裝,甚至發展為一個獨立的部分會非常有吸引力。”設計師RobertGeller說。事實上,如今紐約時裝周第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已經讓位給男裝秀,不過要使它官方化還需要進一步象征性的努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