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2010重壓之下挑戰多
作為我國傳統的優勢行業,紡織業在今年上半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人民幣升值預期、勞動力成本上漲、原材料價格飆升,重重壓力之下,不少企業的盈利幅度被削減,業內人士甚至已經開始擔憂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將會受到挑戰。
勞動力既稀缺又漲價
今年年初,鋪天蓋地的缺工報道曾一度占據各大媒體的重要位置,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代表,紡織業對于缺工的感受更加直接和深刻。
山東濰坊一家家紡企業的進出口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缺工的時候連工程師都要被趕上生產線,“不光是工人干活,管理人員也在干活,忙的時候上生產線、裝集裝箱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值得關注的是,缺工不僅僅出現在東部沿海地區,湖南、四川、內蒙古等省區的紡織企業負責人也紛紛表示缺工問題已經蔓延到內陸地區。“幾乎大部分工廠都有生產線閑置,因為缺工,很難開足馬力,全力生產。”湖南一家麻紡織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缺工問題并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反而是一股全國范圍內的加薪浪潮給紡織企業帶來了新的困惑。據了解,今年以來,共有27個省區市上調或計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江蘇、浙江、廣東等外貿大省的調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甚至超過了20%。
在認可這股加薪浪潮的同時,浙江一位絲綢企業副總裁也向記者直言行業如今面臨的困境,“下半年加薪給紡織業帶來的壓力,很可能超過匯率波動的影響”。
匯率如霧里看花
除了勞動力,上半年另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也與紡織行業息息相關,這就是人民幣匯率。平均3%至5%的利潤空間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人民幣匯率哪怕升值一個點,都極有可能讓微薄的利潤消失殆盡。在這樣的擔憂中,很多紡織企業在上半年接單時不得不小心翼翼。
6月19日,央行的匯改決定公之于眾。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央行強調,當前人民幣匯率不會大幅度波動,懸在紡織企業頭上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
天津北方國際集團副總李一中對記者表示,此次匯改應該吸取2008年人民幣驟然升值的教訓,目前下游成衣制品出口的壓力依然很大,因此匯率浮動不要太大,否則出口企業沒辦法接長單。他進一步強調,逐漸升值是可以的,但波動不要太大,控制在1至2個點之間最好。
盡管如此,記者通過多方采訪了解到,目前市場對下半年的匯率走勢仍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擔憂,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他們不敢接長單和大單。
原材料價格還會漲多高?
如果說勞動力因素和匯率波動只是源自國內的壓力,那么原材料飆升則是蔓延全球紡織品市場的大問題。在7月初公布的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中,紡織業的購進價格指數高達76.6%,原材料價格壓力位居各行業之首。
江蘇南京一家紡織品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如今要天天拿著現金去工廠等貨,之前簽的價格協議完全不算數,工廠給出的價格幾乎一天一變。
以棉花為例,統計顯示,從去年12月份開始,連續5個月,棉花價格月度漲幅同比均超過三成。市場人士普遍預計,棉價將在下半年突破2萬元/噸大關,繼續刷新10年來的最高紀錄。
不僅如此,絲綢、羊毛、滌綸等價格也在上半年一路狂飆,其中,絲綢攀升至15年來的最高點,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用于地毯的粗羊毛價格至少是198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各種類型的紡織企業面臨的原材料成本壓力可見一斑。
上述山東濰坊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很多出口企業都有訂單,卻沒有利潤,個別長單甚至會出現虧損,“成品價格的漲幅永遠跟不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速度。”
針對上半年紡織行業的局面,有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指出,就內銷市場而言,有能力提價的企業已經開始提價了,但并非是全局的表現,“畢竟在國內市場,渠道以及品牌成本要占據紡織行業綜合成本的絕大部分”。對于出口而言,今年將注定是困難的一年,很可能一部分訂單會轉向東南亞等成本更低的地方。
針對業內人士關于紡織行業競爭力的擔憂,專家則表示,中國的紡織行業產業配套相對比較完善,綜合競爭力依然占據絕對優勢,“其他國家可能在產業鏈的某一個環節具有競爭力,但是整體來看,中國的優勢仍然明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