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棉花種植面積減少 天氣影響產量
上周,記者隨鄭商所2010棉花考察團踏上8月下旬的棉花地里可見乳白或粉紅的花卉,棉鈴懸掛于棉株,部分棉鈴已經開裂。所到市縣一連數日陰雨綿綿,氣溫也低于往年同期,“天氣”、“種植面積”和“產量”成為一行人討論的焦點。同行的分析師們告訴記者,此時棉花已進入生長的關鍵期,若近期持續陰雨天氣,棉花產量則令人擔憂。
種棉積極性不高種植面積減少
記者一行途經的所有棉花產區的知情人士都重點講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今年棉花種植面積減少了。
“今年德州棉花種植面積約為155萬畝,同比下降了32%,是11年來棉花種植面積最少的一年。”山東省德州市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馬俊凱如是說。
“從08年到10年,菏澤的棉花種植面積每年都在減少,而且縮減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新年度,籽棉種植面積仍有縮減趨勢,擴大種植面積仍需一個很長的周期。”菏澤市農業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菏澤市棉麻公司總經理方繼彬也表示,今年菏澤棉花種植面積比去年同比減少了1.33萬畝。
河南中方棉花交易市場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扶溝地區種植的棉花品種比以前要多,但是種植面積有所減少。”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種棉面積連年減少?“主要是因為農民的種棉積極性不高,農民不愿意種植棉花。”菏澤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過,據記者了解,從2009年以來,棉花價格一路攀高。去年9月籽棉收購價為3元/斤,春季前已達3.65元/斤,今年5月份最高收購價達4.2元/斤;去年9月皮棉價格為13000元/噸,春節前為14800元/噸,今年5-6月漲到16000元/噸,7月份最高達到18500元/噸。既然棉花行情如此火爆,何以農民不愿種棉花?
對此,德州棉花協會馬俊凱向記者表示:“雖然價格高了,但是農民種棉花不合算。去年,在德州農民種植一畝棉花比種一畝糧食(玉米、小麥)要少收入290元,而種植一畝辣椒要比種植一畝棉花多收入3100元,德州農民自然愿意種辣椒。”
據馬俊凱介紹,生產棉花的利潤遠低于紡織企業的利潤,棉花生產者是棉花生產鏈的弱勢群體,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棉農種棉積極性將更低。
此外,籽棉價格不受國家最低收購價保護,棉花價格受市場影響很大,農民無力承擔種植棉花的市場風險。數據顯示,2006年的籽棉收購價格為2.07-2.30元/斤,2007年的收購價格為2.4-2.7元/斤,2008年的收購價格為2.5-2.75元/斤,2009年的收購價格為2.95-3.80元/斤。波動幅度較大的收購價格令農民不敢碰棉花,種棉面積自然而然一年不如一年。馬俊凱表示:“若籽棉收購價能達到7元/斤,國家不需調控,農民定會樂意種棉,而目前在5元/斤。”
在補貼方面,棉花也不如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廣永期貨分析師李坤告訴記者,種糧每畝除良種補貼外還有100元以上的種糧補貼,而種植棉花每畝僅有15元的良種補貼,缺少國家政策和財政支持,農民意愿更傾向于種植糧食而不是種棉。
另外,據當地人士介紹,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老弱留守家中。“現在農村沒有足夠的勞動力,而棉花種植的機械程度較低,費工費時,留守的勞動力偏向選擇種植小麥、玉米等機械化程度高、用工少的農作物。”申萬期貨分析師陳栓表示。
棉花長勢整體良好天氣因素舉足輕重
種植面積減少了,是否意味著棉花的產量也將出現下降?記者隨考察團實地考察發現,冀魯豫棉花主產區棉花長勢整體良好,產量是增是減,后期天氣顯得格外重要。
據考察,河南省扶溝江村鎮白潭鎮高產示范田的棉花長勢頗好。目前該產地棉株平均株高為1-1.2米,平均結桃34個左右,去年同期成桃個數為28-30個,該地區種植密度為每畝1800株到2000株。到目前為止,扶溝地區沒有較大的病蟲害發生與災害天氣,如果未來天氣繼續保持良好,畝產200斤皮棉的目標有望實現,折合籽棉512斤。
菏澤市的棉花長勢也普遍好于往年,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后期天氣良好,則單產有望高于往年。當地農業局負責人介紹,“這主要是因為今年天氣對棉花的不利影響要小于往年,而且病蟲害也較輕。”
“由于蒜棉套作使得土壤肥力較好,金鄉縣去年畝均單產皮棉96公斤,若天氣配合,預計2010年將突破100公斤大關。”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農業局局長史衛滿告訴記者。
由于目前棉花進入了生長的關鍵時期,近期天氣成為影響棉花產量的重要因素。分析師陳栓表示:“氣溫正常或偏高,日照充足,則有利于棉花裂鈴吐絮;低溫陰雨寡照天氣則會導致棉花吐絮不暢,鈴重降低,產量和品質受到影響。”
宏源期貨分析師王勇表示:“無論是從2010/11年度全球的棉花生產情況還是從本次考察的所見來看,都不能輕視氣候對棉花生產造成的影響。今后40天,我國棉花主產區的天氣條件將對棉花期現貨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回到期貨市場,近日鄭棉1101主力合約價格一路攀升,昨日一度上探至17460元/噸,創下近兩年半新高。金石期貨研究所所長董淑志告訴記者,目前棉花期現價格倒掛,現貨價格高于期貨價格,未來期棉價格還有上升空間,而近期天氣是不確定因素,需密切關注。
新湖期貨分析師柳青向記者表示,期棉價格短期維持偏多,后期要看國際市場和棉區天氣情況。據介紹,美國棉花產量和種植面積都比往年有增長,美國的產量預計比去年增加52%左右,面積增加20%左右。印度今年產量預計將增長10%左右。巴基斯坦遭遇洪水,棉花產量可能下降30-40%。而中國每年需求量在1000萬噸左右,09年進口238.2萬噸,今年預計進口272.2萬噸,全球今年產量比去年增加320萬噸,但總體還是供不應求,缺口大概在87萬噸左右。
柳青表示:“全球棉花大量上市預計在今年9-12月,棉花大量上市的時候棉花價格有回落可能,但到年度后期因為缺口的存在,預計會有所反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